作者:趙夢涵
編輯:邢莉
來源:險企高參
當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灑向你我,2023年正式開啟。時光翻開嶄新一頁,我們在回望中走向未來。
過去的一年對于保險業而言,是歷經寒冬與回暖的一年。
這一年里,個人養老金業務落地,代理人渠道改革,保險中介市場大整頓,保險行業擴容,新冠類保險產品下架,增額終身壽險短暫高光,外資持續加碼,新能源車企正加速入局……在這個特殊時代下,保險業有陣痛彷徨,亦有開拓進取。
回顧2022,展望2023,《險企高參》特此盤點保險行業10大事件,紀念這跌宕起伏的一年,站在新的起點上奔赴未來。
01 個險渠道改革深化
壽險轉型已入深水區,行業為探索破局之道上下求索。2022年9月19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發布《關于2022年上半年保險公司銷售從業人員執業登記情況的通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國保險公司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進行執業登記的銷售人員為570.7萬人。這一數據與2019年巔峰時期973萬人相比,減少402.3萬人。
隨著個險渠道改革深化,“削塔尖、去層級”日漸成為個險渠道革新基調。傳統個險代理人營銷機制呈現金字塔形,代理人被劃分為四到五個級別,層級越高能分配到的利益越多,層層抽傭之下,處于塔基的大部分代理人能獲取的利益相對有限。
2022年11月3日,銀保監向業內下發《關于進一步推動完善人身保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提出,要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推動銷售利益向直接銷售人員傾斜,鼓勵傭金發放長期化;鼓勵公司創新銷售人員管理體制,探索內勤轉崗代理人;鼓勵探索獨立個人代理人模式等。
監管明確提出計劃用三至五年的時間,推動個人營銷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完善,銷售人員合規意識、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逐步提高,銷售隊伍結構更加合理,人身保險市場競爭更加健康有序,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02 四家險企結束監管
2020年,有四家保險機構因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接管條件,于2020年7月17日被銀保監會實施接管,接管期限為一年。到期后,由于接管工作未達到預期效果,該四家機構的監管期再被延期一年。
2022年,兩年接管期已滿,四家險企終于迎來命運的“歸宿”。
易安財險進入破產重整。銀保監會原則同意易安財險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易安財險于其官網連續發布多則公告,宣告破產重整的同時,易安財險表示,重整期間存量保險合同繼續履行,并將依法保障保單債權人權益。
天安財險保險業務掛牌轉讓。6月上海聯交所發布項目信息,天安財險保險業務資產包以21.14億元的底價公開掛牌轉讓。首次掛牌無人摘牌后,一月后天安財險二度掛牌,其轉讓底價較此前的價格打了9折,降至19.024億元。
華夏人壽和天安人壽開啟新棋局。7月銀保監會官網同時發布了天安人壽和華夏人壽最新人事任命公告。天安人壽方面,銀保監會核準了李源天安人壽總經理的任職資格。華夏人壽方面,除了總經理趙松來以外,董事趙立軍、總精算師田今朝、監事李路以及副總經理李英建的任職資格也都一一獲得了銀保監會的核準。
03 個人養老金業務落地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深化,養老問題也成為了大家討論和關注的重點。
2022年12月1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的《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的通知》。
相關內容顯示,決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廣東省、四川省、陜西省等10個省(市)開展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參與試點的養老保險公司為: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如今個人養老業務已經正式實施一個月,個人養老金市場前景廣闊,資金量大且長期穩定。目前不少保險公司的第二款產品也已經提上了日程,以提前布局、搶占市場。并表示對未來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將堅定不移推動落實國家政策,立足自身特色,進一步豐富產品供給。
04 保險中介市場大整頓
保險中介市場又有新動向。各地監管部門對保險中介市場的清理整頓也有所加強。重要方面是清退“三無”保險中介機構和“休眠”機構。
2022年以來黑龍江、湖北、深圳、北京等地相繼下發相關文件,要求對保險中介機構進行清虛提質,開展清理整頓。銀保監會中介部主任姜波發文介紹,2021年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4.2萬億元,同比增長5.46%,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7.95%。目前,這個占保費收入八成以上的保險中介市場正在面臨嚴監管。
2022年6月銀保監會中介部下發《關于印發保險中介機構“多散亂”問題整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有序出清無法正常經營的一些保險中介機構。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有1307家保險中介機構被注銷保險中介許可證。隨著行業清虛提質深入,不良中介機構退出淘汰,將是行業一大趨勢。
05 增額終身壽險短暫高光
2022年以來權益市場大幅波動、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破凈等導致金融競品收益率明顯下降,居民風險偏好因而下降,居民財富保值需求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增額終身壽險脫穎而出。
但在備受熱捧的增額終身壽險在“開門紅”之際迎來落幕時刻。
銀保監方面針對增額終身壽險的監管不斷加碼。2022年11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通報針對增額終身壽險產品核查發現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披露。
自《通報》發布后,已有多家險企下架近20款增額終身壽險產品。
在2022年9月,中國精算師協會罕見發聲,喊話消費者增額終身壽險并非“穩賺不賠”,需警惕誤導宣傳。此外,增額終身壽險會讓保險公司面臨較大的利差損風險和退保風險。保險公司能否盈利取決于死差、利差和費差,當中利差即實際利率與預定利率的差異。對于這些長期類的風險,利差損風險是最為突出的因素之一。
06 中小險企股權遇冷
2022年多家險企股權發生變動,特別是多家中小險企股權遭受了冷落。
重慶三峽果業集團所持亞太財險1.68%股權,自2022年11月26日開始由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公開變賣,股權評估價8391.9萬元,起拍價則定為5370.8萬元。而此筆股權在10月已經歷一次流拍。
長城人壽多家中小股東,在2022年9月、10月、11月分別以掛牌、拍賣方式擬出清手中所持股權,且與中水漁業兩度掛牌華農保險股權情況相似,其中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所持0.54%股權就早在2020年進行過一次掛牌,但也未有下文。
時間來到12月,大港油田集團掛牌轉讓所持華泰保險1.09%股權,轉讓底價約5.8億元。幸福人壽第四、六大股東深圳市拓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億輝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擬合計轉讓所持16.37%股份。和泰人壽14%股權,在阿里拍賣平臺掛牌拍賣,拍賣日期為2023年1月28日至1月29日,該筆股權由欒川縣金興礦業有限公司持有,股權評估價0.97億元,但起拍價設定為0.78億元,約為評估價八折,但該筆拍賣目前已撤回。
此外還有,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了永誠財險7.6%股份的掛牌公告,該筆股權轉讓底價為2.56億元,由華電資本持股。中水漁業、大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海豐船務運輸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所持有的華農保險11%股權,共計1.1億股,三方分別對華農保險持股4.2%、4.16%、2.64%。
07 新冠產品“兩起兩落”
新冠相關保險產品是疫情下的產物,目前還處于新興階段,大部分險企對于新冠相關產品的設計并不算成熟完善,監管部門對于新冠相關產品的規范程度也屬于摸索階段。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隔離險”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得到快速增長。隨著隔離險的躥紅,相關理賠糾紛越來越多,引發監管出手整改。
“隔離險”產品紛紛下架。2022年3月,眾安保險旗下的“愛無憂”意外險停售;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旗下的防疫險“惠無憂”也將下架。而更早之前,復星聯合保險相關保險“愛無憂”意外傷害保險已于2021年12月31號下架。
下半年疫情反撲,新冠相關產品又重新迎來熱潮,保障新冠肺炎確診責任的保險產品在市面上備受熱捧,直至 “新十條”的下發,此類產品又紛紛下架。
12月7日,美團保險平臺的“新冠抗疫?!毕录?;12月8日,華泰新冠疫情保障險和華泰抗疫保同時下架;12月9日,水滴保平臺的“水滴新冠防疫險”下架。此外,支付寶平臺上的“眾安愛無憂”“眾安疫情隔離津貼險(升級版)”“太平洋新冠肺炎隔離津貼版”等產品皆已無法搜到。美團保險的“新冠抗疫?!?、京東健康上的“新冠防疫健康保”也都顯示下架。
截至目前,螞蟻保上還有一款人保健康的“疫安心·防疫保(含新冠)”仍在銷售,但其承保條件相對苛刻,產品投保年齡僅為出生滿28天至50周歲,老年人無法購買,并明確表明,不保障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
08 保險行業持續擴容
2022年12月9日,陽光保險正式在港掛牌上市,成為第十家上市險企。陽光保險最終發售價為5.83港元/股,此次IPO募資凈額約64.195億港元,另可超額配售最多1.73億股。假設行使全部超額配售權,陽光保險集團預計融資金額在74億港元。
目前,國內險企共有10家上市保險公司法人主體,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為A+H上市公司。中國太平、中國財險(即中國人保旗下的人保財險)、中國再保險、眾安在線、陽光保險集團5家為H股上市公司。
此外,2022年還有兩家險企新成立,分別為中國融通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和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月,銀保監會發布行政許可信息稱,同意中國融通財產保險有限公司開業。根據批復顯示,注冊資本為30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正是李耀。中國融通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實控人是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該集團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頗具神秘色彩的央企。
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銀保監會等監管機構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市政府相關方面牽頭,股東集結了11家銀行、證券保險、北京國資等17家機構,打破了現有養老專業保險公司均為保險系的格局,注冊資本111.5億元。
09 外資加碼中國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業高質量對外開放,不少外資紛紛加碼保險業。據數據顯示,2012年到2021年,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從3.5%增長到7.8%。在北京、上海等地區,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已達到20%。
自2022年10月以來,外資保險更是動作頻繁。
10月14日,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映雪投資持有的京東安聯財險3.33%股權被安聯保險集團以5750萬元的價格拍下。這也意味著在完成相關手續后,安聯保險集團對京東安聯財險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3.33%。
11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下發關于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保險)變更股東的批復。轉讓完成后,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持有華泰保險13.44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33.4203%;安達美國保險公司持有華泰保險5.19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2.9110%;內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持有華泰保險1.18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9250%。其中,“安達系”持有華泰保險股權比例為83.2199%,控制權進一步加強。
12月2日,據中德安聯人壽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經上海銀保監局批準,中德安聯人壽更名為“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早在2021年11月,安聯人壽于官網發布重大事項披露公告稱,公司當天收到上海銀保監局批復文件,批準中信信托將其所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49%的股權轉讓給安聯控股。轉讓后,安聯控股持有安聯人壽100%的股權。安聯人壽沉穩給繼友邦人壽之后,第二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
10 新能源車企加速入局
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迎來上線一周年。這一年,新能源車險市場快速壯大,不少新能源車企紛紛選擇入局保險市場
早在2011年,上汽集團旗下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范圍包括代理33售保險產品,代理收取保險費,代理相關保險業務的損失勘查和理賠等。同年,廣汽集團等發起成立的眾誠保險,成為國內首家由汽車制造商牽頭的專業汽車保險公司。2012年,一汽集團成立鑫安汽車保險,其主要定位是一汽集團移動出行優質車險服務提供商。
緊隨其后加入市場的是新能源汽車企業。
2018年,新能源車企小鵬汽車成立廣州小鵬汽車保險代理有限公司;2020年8月特斯拉在上海注冊成立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2022年1月,蔚來注冊成立蔚來保險經紀公司;3月,比亞迪宣布成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6月,理想汽車通過收購銀建保險經紀公司獲得了保險經紀牌照,可以直接開展車輛保險相關業務。
車企入局保險市場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收益和廣闊的市場。業內觀點認為,對于大型車企來說,汽車的售后服務市場的利潤率要遠高于汽車的生產和制造,入局保險市場可以有效降低保險成本,加強汽車售后服務,并進一步拓展業務、完善產業鏈,從而增加利潤增長點。
前三季度巨虧7.5億!友邦系老將加盟,華泰人壽能否重振“小而美”風采?
共攬2.55萬億!揭秘八大上市保司十月保費江湖:人身險單月7家負增長,國華人壽前十月降幅12%;平安財增速領跑老三家
平安銀行原高管跳槽“失敗”跨界保險?。?3歲蔡新發任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創新官、創新辦負責人,直接向李源祥匯報…
“天價外腦”出走?!9000萬年薪李源祥宣布辭任友邦人壽董事長,陳榮聲代行職責;前三季度凈利增盈15%,分支機構擴張加速…
年內又雙叒叕舉牌!險資為何頻頻看好交通股?|七日談
中融人壽“準85”后副總經理陳堃被爆失聯!曾任恒大人壽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去年“老領導”朱加麟被調查…
注冊資本增至73.6億,2600億中信保誠人壽“再出發”:增資25億元,單季度扭虧為盈;農行系總經理常戈發聲…
85家財險江湖三季度業績風云榜:眾安在線保費超太平、凈利逆襲榜七;永誠財險受臺風重創、虧2.4億黯然登榜
重磅!這家險企總精算師任上被帶走,與“落馬”恒大人壽原董事長“頗有交集”;虧損4億,三季度投資收益率降至1%,中英人壽怎么了?
“老七家”高調入局,百萬級代理人隊伍再造誰是“卷王”?!壽險轉型下半場哨聲吹響…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