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周刊》特約記者 宋小雨/河南報道,“"保險業正在大舉進入農村市場,保險正成為許多農民新的“煩惱”,不規范的農村保險市場所帶來的誠信危機已經籠罩在田間地頭。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農村調查發現,在拓展市場的大旗下,國內不少壽險公司片面增員求發展,憑保費論英雄,而輕視管理和服務;保險代理人靠人情做買賣,以牟利為目的,誤導、騙保現象時有發生。 面對保險“狂潮”,懵懂的農民除了被動接受之外,有的是更多疑惑,乃至憤怒。 更為嚴重的是,與壽險的蓬勃兇猛不同,日益枯萎的農業保險依舊崎嶇前行,謹慎而又無奈。 新農村亟需“三農”保險,但“三農”保險服務農村,卻不能急于求成。"” 這則新聞充分表明:相當多的新業務員入司后激情很高,一連幾個月新單源源不斷,再過幾個月就進入了業務員迷惘期,最后可惜地掉隊,究其原因,其實是——
緣故單透支了“緣故”情。
大部分新人上來業績的主要因素是擁有一批親朋好友的緣故市場,從推銷保險“做保險先做人”這個理念上講,他在尚未做保險時,“先做人”這個環節早就在做好了,故而再做保險時,導致“緣故單好做”。也就是利用了自己在親朋好友中的友情、信譽做來了保險。尤其是農村農民,更在乎本鄉本土的緣故信任,但也正因如此,新人在尚未吃透保險的情況下,很難向客戶(親朋好友)講明白。客戶雖然知道保險好,但終究也是把保險做了人情,而沒真正體會到自己的“需求”。試想,一個沒感到自身需求的客戶辦了一份保險,而且夾雜了一些個人情份,這保險到位了嗎?他會甘心向您做轉介紹嗎?這就是不少新人緣故單越做越少的原因.。
如何把陌拜做成緣故
尤其在中小城市及廣大農村鄉鎮,人際關系相當復雜,也就是說,充斥著一個個關系網,每個人都是網結上的一個結,他有自己的關系圈,我們在“緣故”市場如果真正做到位的話,是會輕易讓客戶轉介紹成功的。如果與客戶交朋友,進入他的交際圈,那么他的關系網就逐漸擴大為自己的緣故市場。朋友交際是來往交際中建誠信樹形象的,其實在與對方的交往中,在逐步建立關系信譽的同時,也了解對方(變成一緣故了嗎),更需向對方滲透保險知識,這中間“陌拜”市場以及轉介紹市場也許會變為緣故市場,便是一個“瓜熟蒂落”的過程,有時候三兩場酒,幾次做事中的言行,這朋友也就交上了。如果一開始就明確目的,我向您賣保險,由于國人不喜功利心強的人、對保險也是人云亦云,那么拒絕,不僅是拒絕保險,更是拒絕您這種“推銷方式”。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做大農村緣故市場需要用心經營人生、經營好壽險事業。是事業、人人相助,是生意、-人人競爭。 ( 馮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