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萬能險大戶轉型3年記 | 寶能系“陰影”下的前海人壽
來源:保財論道
導讀
3年前,萬能險助力,二級市場馳騁,寶萬事件沸沸揚揚,一時間,前海人壽,名聲大噪。
3年后,大起大落,回歸保險,低調蟄伏前行,發力醫養產業,前海人壽,換了戰場。
3年,前海人壽經歷了什么?
初期,萬能險新業務被停,激進業務戛然而止“硬著陸”,產品斷檔,退保、兌付壓力極速上升,背靠“寶能系”不缺錢的前海人壽屢屢因缺錢告急??????只能說,痛的徹骨。
中后期,蟄伏回歸,深耕保險,沉心學習,低調投資,大病初愈后,換道前行,政策傾斜與機遇疊加之下,前海人壽發力醫療、養老。只是,醫養亦是重投資,處處門檻束縛,想要突破,仍需摸索。
此外,“寶能系”對于前海人壽而言,是靠山,或亦是束縛。前海人壽究竟在“寶能系”中扮演何種角色?如今看來,無論是房地產、醫養產業,還是二級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現金流的前海人壽,充當著“寶能系”的現金奶牛,更成為“寶能系”開疆拓土沖在前線的“排頭兵”。當然,搶占機遇點的另一面,是容易成為沖鋒陷陣的靶子。
01“學徒”前海人壽
2012年獲批成立的前海人壽,6家股東無一席有過保險乃至金融經驗,均為“門外漢”。與其摸著石頭過河,不如“拿來主義”。于是,前海人壽成了“學徒”。
當時的保險市場,規模壓力之下,與需要一定積累儲備的保障型業務相比,萬能險無疑是最好的推高規模、迅速吸納現金的敲門磚利器,保險市場中,不少中小險企深諳此道。
前海人壽成立首年,2012年萬能險業務收入達4.06億,原保費收入2.16億。2013年,該業務突飛猛進的發展,當年達到近125.96億,同比增長30倍,而原保費僅翻倍至4.82億。
嘗到甜頭后,前海人壽的萬能險發展便一發不可收拾。2014年萬能險業務收入達301.78億;2015年萬能險業務收入達484.68億;2016年萬能險業務收入達520.70億。截至2016年末,前海人壽公開年報顯示,代表萬能險業務的保戶儲金及投資款賬戶余額近1611億。
萬能險的助力之下,前海人壽現金奶牛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錢來得快,但代價也不小,負債端成本高企,便要求投資端及時跟上。還好,對于前海人壽背后的“寶能系”而言,投資是其強項。隨之,前海人壽開始在投資市場上大展拳腳。
投資收益年年登高,使得前海人壽在成立第二年便實現盈利。2012年開業首年,成本等各種消耗之下,前海人壽凈利潤為負,虧損1.36億,當年投資收益達3203萬;2013年,伴隨超百億的萬能險業務收入,前海人壽“錢生錢”的能力發揮出來,當年投資收益達13.84億,凈利潤955.69萬;2014年投資收益達到42.11億,凈利潤推升至1.33億;2015年投資收益突破百億,達到112.89億,當年凈利潤達到30.98億;2016年投資收益攀升至168.46億,當年凈利潤40.99億。
就在前海人壽充當著“寶能系”排頭兵沖鋒陷陣、蒙眼狂奔之時,監管的當頭棒喝襲來。2016年底,2017年初,前海人壽頻被處罰,時任董事長“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被撤銷任職資格并禁入保險業10年,前海人壽萬能險新業務停止。如此一來,前海人壽當時的現金流瞬間被關閘,命脈被掐。
02 狠摔后擇路醫養
無疑,2017年,前海人壽狠狠摔倒。萬能險新業務的停止,讓前海人壽銷售產品青黃不接,現金流斷檔,業務規模大幅下滑。隨之,投資收益、凈利潤的下跌,也成為必然。更嚴重的是,此前短期萬能險業務留下的后遺癥,不斷沖高的退保金,讓前海人壽雪上加霜。
退保的壓力,從2016年便開始顯現,2016年前海人壽退保金額達到90億,比2015年的14.38億上漲超6倍,2017年,趨勢持續,前海人壽當年退保金達到171億。
公開數據的背后,似乎有著更為嚴重的“硬著陸”跡象。2017年中旬,一份前海人壽向原保監會發函請求恢復萬能險銷售和新產品申報的文件傳出。600億的集中退保、流動性風險、經營困難等困境,全盤托出。
生死面前,存活下來是第一要務。
前海人壽開始自救,出售金融資產,回流資金補充現金流,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前海人壽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高達658.63億,一年后,該數據下降至321.71億。
同時,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前海人壽從上至下,理念開始修正,經營理念強調合規穩健,回歸保障,加強保障型產品研發,開始步入正軌。
當然,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前海人壽也在重生之中打開了另一扇窗。
近兩年來,國家戰略的引導,保險業集體加碼助力健康、養老行業,經歷大起大落的前海人壽開始不斷貼合政策風口。同時,醫養健康,也是“寶能系”此前布局的方向之一,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開始,全面布局健康、醫療、養老產業,是“寶能系”的規劃之一。
從自身來看,此前充當現金奶牛的前海人壽,大量資金投向“寶能系”的老本行房地產行業。此前媒體報道,2015年,前海人壽通過新設或收購的方式新增了15家子公司,其中,14家全部為房地產相關業務。收購的諸多子公司,原由寶能或關聯方持有,經過第三方中轉之后最終被前海人壽收購。
無論是輸血“寶能系”還是夯實家底,結果導向來看,前海人壽手中握著大量的不動產項目,而這恰好又同保險業“商業保險+養老社區”的新模式所契合。于是,2017年開始,前海人壽轉舵,擇路“保險+醫養”。
旗下子公司的布局方向,是最為明顯的轉舵信號。2017年6月開始,前海人壽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前海幸福之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接連變更經營范圍并數次增資,從不動產投資到增加為養老機構提供管理服、康復護理,再到經營門診部(醫務室),獲取《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轉型方向明顯。
與此同時,2016年底開始,前海人壽開始投資設立齊納海人壽醫院投資南寧有限公司、前海人壽醫院廣西有限公司、西安華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西安華康醫院有限公司、前海人壽醫院投資(韶關)有限公司、海南萬寧前海人壽醫院有限公司、前海人壽醫院管理(成都)有限公司等10余家聚焦醫療、養老行業的子公司。
2019年,前海人壽旗下幸福之家養老院開業,國內首家由保險公司直接全資設立的醫院廣州前海人壽醫院進入試運營。看來,前海人壽打造的“保險+醫療+養老”閉環,正逐步運轉、接入正規。
結語
經歷大起大落,曾經風口浪尖的前海人壽,已低調蟄伏3年。
但背后的資本,卻時有蠢蠢欲動。3年,市場熱點中,“寶能系”及其掌門人姚振華未曾缺席。近日,“寶能系”在A股市場便再掀波瀾,加碼南寧百貨,消息一出,原本一路陰跌的南寧百貨,便以10個漲停板示人。
“寶能系”的大手筆重歸,市場關注,國資警惕,上交所亦及時下發問詢函要求自查。
暫且不論“寶能系”此次目標是否是南寧百貨旗下的價值地塊,回溯“寶能系”對南寧百貨的逐步滲透,則可發現,前海人壽亦是前鋒。2015年9月,前海人壽首次舉牌南寧百貨,隨后多次增持,持股比例穩定在14.83%左右。
此次,就在“寶能系”打響回歸戰之前,前海人壽將手中股份左手倒右手,裝進關聯公司,同屬“寶能系”旗下的南寧富天。
慶幸的是,“寶能系”這次安排,讓前海人壽避免成為“靶子”。但值得關注的是,成為“寶能系”現金奶牛的前海人壽,仍在其他“戰場”,為“寶能系”開疆擴土,沖在前線。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王進和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