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財險市場格局生變? “老三家”非車險業務占比再度提升
作者:李致鴻
隨著A股上市保險公司半年報出爐,財險“老三家”業務結構的調整路徑更為清晰。非車險業務占比持續提升,逐漸成為業務拉動主力。
主動調整業務結構
上市保險公司非車險業務持續發力。
今年上半年,中國人保財險實現總保費收入2463.04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車險業務占比繼續下降,非車險業務占比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車險與非車險業務份額比值為53:47。
其他兩家上市保險公司情況大抵相同。
平安產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441.18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956.46億元,同比增長3.6%;非機動車輛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03.63億元,同比增長26.4%。
中國太保財產險業務收入777.48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非車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9.1%,占比提升4.9個百分點,達到38.2%。
對于這一業務結構變化,人保財險總裁謝一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保持車險業務盈利能力的同時,將大力發展責任險、健康險、個人非車險業務,嚴控融資類信保業務風險,持續推進業務結構優化調整,加快整體業務高質量發展。
具體而言,謝一群介紹稱,在車險方面,大力拓展市場的同時,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在非車險方面,對于政策性業務,則不斷加大發展力度,政策性業務實現高速增長;不僅如此,政策性和商業性業務實現融合發展。對于商業性業務,實行系列優化策略,促進各險種實現承保盈利。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財險業務剛性特征顯著,疫情后業務恢復情況好于壽險。其中,車險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為經濟復蘇導致的新車銷量大幅改善,非車險新單增速主要由健康險、農險和責任險拉動。
業務發展將更加均衡
從行業情況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財產險公司的非車財險是業務拉動主力。農業保險產品、服務不斷創新,覆蓋面不斷擴大,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43.36億元,同比增長21.70%。責任險、工程險、 特殊風險保險也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速,分別增長14.40%、15.06%、19.16%。
新車銷售市場行情改善,車險市場有所回暖,但增速仍然不理想。車險收入4082.35億元,同比增長 2.93%, 比一季度提高5.67個百分點,但仍比去年同期下降1.62個百分點。車險占財產險的比例為 56.56%,較去年同期下降2.58個百分點。信用保險、保證保險降溫,增速分別為-7.17%和-1.30%。
值得一提的是,車險的綜合改革將對財險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7月9日,銀保監會研究起草的《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以“保護消費者權益”作為主要目標,將“降價、增保、提質”作為階段性目標,預計改革實施后,短期內可能會對財險公司全年業務增速及盈利帶來一定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來看,越是市場化,成本優勢、品牌價值、服務能力就越重要。市場化將利好風險定價能力強、渠道管控能力強、服務能力強以及成本管控能力強的保險公司。
對于保險市場的發展機遇,“當前中國保險市場面臨著諸如低利率環境、承保周期變化、極端天氣帶來的巨災保障缺口等挑戰,但從長期來看,市場的風險偏好趨于穩健,保險業務發展將更加均衡”。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陳東輝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保險市場的機遇來自于三個‘新’:新基建、新經濟及新消費。這些趨勢產生的新動能將會加速保險業向數字化的轉型,加速全新保險生態系統的建立,從而使整個行業更具韌性。同時,將為行業進一步開發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細分市場帶來新思路。”
銀保監會印發的《推動財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推動增強保險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民生能力,引導保險公司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持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保障國民經濟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張緣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