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經濟的真實溫度,見證逐夢時代的前行腳步。誰能代表2019年度商業最強驅動力?點擊投票,評選你心中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來源:阿爾法工場
導語: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三季度業績雙雙飄紅,但業績背后的驅動因素卻有著顯著差異:前者注重對長期增長的奠基,后者則完全著眼于短期規模沖擊。
中國平安(SH:601318)和中國人壽(SH:601628)的三季報同時出爐。憑借今年資本市場的全面上揚,兩大壽險巨頭業績長紅,看上去沒有什么不同:
中國平安實現營業收入8927.51億元,同比增長18.6%;歸母凈利潤1295.67億元,同比增長63.2%;
中國人壽實現營業收入6240.24億元,同比增長15.4%;歸母凈利潤577.02億元,同比增長190.4%。
只不過,憑借短期業績爆發,中國人壽年內漲幅超越了中國平安。
表面看,中國人壽似乎前三季度利潤增速更為迅猛,但實際上過去5年中,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的業績差異已經較為顯著:中國平安的營運利潤和分紅增長都穩定在20%左右,而中國人壽無論是利潤還是分紅,拉長看都顯得有些飄忽不定。
究其原因,中國平安從短期財報表現,中期戰略調整,以及長期科技儲備方面,都有更為長遠的布局;而中國人壽則在短期內專注于規模大幅提升,同樣是業績飄紅,雙方方向上的差異逐漸顯露出來。
01 笑到最后
中國人壽前三季度保費收入4970億元,首年保費增速4.7%。新業務價值同比上升20.4%。受益資本市場回暖,外加減稅政策影響,營業利潤達到621億,歸母凈利潤達到577億人民幣。
而中國平安壽險保費前三季度收入4178億元,但首年保費降低了7.4%,新業務價值同比僅增長4.5%。同樣受益資本市場回暖和減稅,歸母凈利潤1295億,僅增長63.2%。
力推中國人壽這一短期業績的背后,眾多分析師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一個事實:
作為壽險公司,短期利潤增長最大因素往往來自于賬面上大量資金投資運用。比起2018年資本市場的血流成河,2019年資本市場迎來全面春天,對于人壽這樣的在投資市場大開大合的“野蠻玩家”顯然更為友好。
在2018年,中國人壽投資收益一項暴跌近400億,這成功拉低了2018年的業績基數,這為2019年高增長打下基礎,我們常說的進步快源于起點低,2018難看的成績單才是人壽凈利潤暴增的核心原因。
事實上,如果只比較兩者撇除公允價值變動后的營運利潤,中國平安在這項代表了“保險姓保”的營運利潤數據,過去幾年的增速始終穩定在20%左右,這樣的增速在整個A股也是罕有敵手。
更重要的是,有賴于中國平安的良好治理水平,平安的分紅與平安的營運利潤直接掛鉤。
因此,營運利潤的增長帶來了中國平安的分紅高速增長,2019年前三季度分紅總金額更是來到了歷史新高,年內股息分配總和近330億。與中國人壽飄忽不定的分紅走位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更看重分紅穩健性的港股,中國人壽飄忽不定的分紅,直接導致5年股價靜止不動,而中國平安的股價則是5年5倍。
(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股價對比)
因此,同樣是三季報飄紅,中國人壽甚至利潤增長更快,但更冷靜的港股投資人顯然深諳其中的道門,對中國人壽H給出了更準確的定價;而狂追中國人壽A的A股散戶顯然會錯了意。
02 中期戰略:平安和人壽四大差異
即使是在中期戰略層面上,人壽與平安的戰略基調的天壤之別,在前一年換屆之際也早有端倪。
從換屆之后2019這一年表現來看,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的戰略差異明顯體現在開門紅節奏,產品體系,代理人人力結構,組織架構這四個方面。
首先,從開門紅節奏來看。
根據調研,拿2019年一月份的開門紅來說,中國人壽在2019年1月開門紅中,個險新單期繳保費這一項數據中,平安人壽負增長接近20%,而人壽增長接近90%,接近400億。
其中原因是,中國平安全面淡化了開門紅沖量的要求,減少了對于短期儲蓄類產品的資源投放,全面轉向保障類產品占比的提升。而中國人壽更專注高投入追逐短期低價值儲蓄類產品,做大規模。
但中國平安淡化開門紅的效果也很明顯,將資源投放平衡成四個季度之后,代理人產能不會再發生一年一大半舉績集中在年初兩個月的情況,使得團隊管理可以更有效率,現金流的安排也更加平穩。
其次,從產品體系來看。
國人壽為了追逐業績,主打分紅型年金保險,以及萬能型終身壽險,采用更激進的定價利率,特點是,產品價高,期限短,偏理財而非保障;平安策略則更為溫和,價格保守,期限更長,重點偏保障。
根據中金調研,中國人壽主打的“鑫享金”定價利率已經達到了4.025%的最高值,中國平安定價利率最高3.5%,其他多在2.5%左右;平安的繳費期間和保險期間也較長,年金險提供了3年,5年,10年三種方案,而重疾險更多都是10年起步,保險期間也以15年期為主。
這一切使得2019年,中國平安業務結構進一步改善(長期保障型占比提升2.8%),帶來了代理人渠道整體價值率的大幅提升(+9.9%),使得代理人新業務價值實現了2.5%的正增長。
第三,從代理人人力結構來看。
平安代理人隊伍數量截至9月末124.5萬人,較年初下降12.1%,較6月末下降3.2%,代理人隊伍已經削減了超過17萬人。而國壽代理人規模166.3萬人,同比增長14.5%,環比增長6%,比年初增長15.4%。
代理人數量一增一減背后,平安在做什么呢?推動代理人優才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優化代理人質量。今年這個代理人優才計劃已經擴大到全國45家二級機構本部城市,優才占代理人比例接近10%,優才產能留存率都是普通代理人的1.7-1.8倍。
平安采取這一行動有兩個原因,一半的原因是金融科技的進步取代了一部分代理人,平安多年技術投資取得了成效;另一半的原因是主動提升代理人隊伍素質:雖然壽險代理人隊伍在減少,但前三季度代理人人均個險新保單件數為1.39件/月,同比增長了9.4%。
而中國人壽在代理人人力發展延續了以往人海戰術策略,依靠大規模代理人隊伍,確保保費收入持續增長。策略不同一目了然。
第四,從組織架構來看。
平安將之前的一二元市場劃分調整為兩步走數據化經營,做大做強三個渠道,五大銷售區域和五大職能中心,強化科技賦能,即所謂2355改革計劃。
在數據化經營方面,第一步,平安人壽將建立全面數據化雛形,實現經營、銷售、服務等流程智能化。第二步,通過數據驅動經營,提升公司經營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
在渠道建設方面,平安人壽將持續發力個險、銀保及“線上+區拓”三大渠道。
在個險渠道,針對代理人群體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差異化經營,借助科技手段賦能代理人隊伍,助力提升隊伍的產能、收入及留存率。
在銀保渠道,將深耕平安銀行、重點銀行及中小銀行等渠道,不斷提升銀保渠道占整體業務的比率。
在“線上+區拓”渠道,進一步構建線上客戶服務和客戶運營能力,幫助銷售成果轉化。通過這樣的組織架構調整,中國平安將線上線下業務充分融合,完成科技對管理能力的賦能。
可以想象的是,通過以上這四項調整,平安未來的增長變得更加確定,短期內的業績不會再出現大起大落,長期保障型產品的占比大幅增加,也就能夠保證未來10-20年的現金流穩定,給平安的股東帶來穩健的回報。
03 科技對保險業務的賦能
在科技層面的提前發車,更凸顯了中國平安的戰略的前瞻性。
與中國人壽這樣的傳統壽險巨頭不同,中國平安在2018年底就將集團的Logo文字部分由“保險,銀行,投資”改為“金融,科技”,這體現了公司戰略意圖的變化:未來科技將撐起平安的半壁江山。
平安的金融科技業務有兩塊內容,一個是生態圈的建設,一個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以平安的傳統金融業務為核心,壽險,財險,銀行,投資分別輻射出五個相互支撐的生態圈: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等5個層面。
技術方面,則以人工智能,區塊鏈,云三大核心技術領域研究,支撐生態圈的建設和落地。
拿對所有壽險公司都非常重要的代理人效率管理來說,平安金融科技的進化可以直接幫助到平安代理人效率提升。
平安通過推出平安金管家APP,使得增員培訓得以在線上進行,突破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通過建立多個人工智能模型,來協助團隊增員,如首先通過AI技術,刻畫高留存及高脫落人群的畫像,并且與準增員個人特征進行對比,最后能夠篩選上崗人員和脫落人員,從而達到優化代理人的效果。
作為平安最有戰斗力的團隊,平安通過科技賦能,可以為動態管理發展路線,建立個人最優路線和成長建議模型,以及個人動態分析模型,還可以因此提升代理人的留存率。這些都是平安在科技投資對未來渠道網絡效率提升的重要影響。
04 總結
站在今天這個時點,壽險行業的短期目標是對代理人隊伍和產品策略的調整,而長期的價值又來自于壽險龍頭對金融科技的遠見投資。
公平的說,考慮到平安增長的穩定性和公司治理的優勢,其未來10年價值增長的確定性肉眼可見,而加之對金融領域長期多年投資,壽險領域誰執牛耳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考慮估值來說,中國平安的預期股息率接近2.5%,而中國人壽股息率僅為0.4%;中國平安市盈率10倍,而中國人壽市盈率已經接近20倍。
所以,更看好中國平安還是中國人壽?這道選擇題并不困難。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常福強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