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三家”愈戰愈勇 中小險企仍需磨劍 |2019年險企業績解讀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李夢溪
手續費及傭金稅前扣除政策調整和投資收益利好為2019年財產險市場帶來勃勃生機。據《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統計,多家財產險企業實現盈利,部分企業實現扭虧為盈。從市場份額來看,財產險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中小險企搶占市場愈加艱難,兩極分化更加明顯。
與此同時,在車險占比持續下滑的背景下,非車險業務發展取得較為亮眼的成績。然而,當非車險業務持續加碼時,財產險企業需把控風險,謹慎發展。
超六成企業實現盈利
數據顯示,在統計之列的73家財產險企業中有48家實現盈利,占比達66.7%,其中,有7家是扭虧為盈。
究其原因,主要出于兩個方面:資本市場向好及手續費比例扣除提升政策的施行。與2018年的重重壓力相比,2019年的財產險凈利潤實現大幅提升,中小險企有了一絲喘息的空間。
市場集中度方面,保費收入前十企業占據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的80%;“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平洋產險)保險業務收入占據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的64.2%,較2018年有小幅增長,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超過五成財產險企業出現凈現金流同比下降的情況,且在保費收入排名前十的保險公司中,有7家凈現金流為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除承保盈利能力和投資收益外,影響凈現金流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應收保費。“2019年財產險企業的應收保費達1860多億元,與年初相比增長超過30%,應收保費率較高。”他認為,“在沒有現金流入的同時,賠付要正常履行,所以在一些季度會出現明顯的現金凈流出情況。這一點在農業保險業務占比較高的公司尤為明顯。”
事實也是如此,中原農險、國元農險和安信農險等幾家專業農險公司2019年凈現金流均為負值。
進軍非車險需量力而行
縱觀2019年財產險市場,除凈利潤同比增長較快外,另一個特征就是險種分化較為明顯。數據顯示,2019年車險占比明顯下降,占財產險市場總保費收入的63%;意健險、責任險和信用保證保險發展迅速,占比均有提升。
由此可見,非車險已經成為財產險業務主要增長點。從所統計的險企2019年披露數據看,車險方面,20%的險企車險保費收入下滑,30%險企車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速超10%;非車險方面,有2/3險企農險保費收入實現同比增長,超3/4險企責任險保費收入實現正增長,超半數險企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正增長。
與此同時,非車險市場集中度進一步增加。以農險為例,該險種保費收入前三——人保財險、中華財險和太平洋產險的收入占2019年整體農險保費收入的67.7%,較上一年度略有上升。
面對非車險的巨大市場,中小險企也急于“分一杯羹”。但客觀來看,因資本受限導致承保能力有限,且非車險經營對技術專業性要求相較車險更高,中小險企很難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如果一哄而上、非理性進軍非車險市場,企業將會面臨較大風險。2019年,浙商財險、長安保險就因信用保證保險爆雷導致巨額虧損。
“面對非車險巨大的市場,一定要加強能力建設,在風險控制基礎上拓展業務。”朱俊生介紹,一方面,目前有部分中小險企積極尋找細分領域,把自身業務跟股東業務結合起來,拓展上下游產業鏈,實現核心競爭力提升;另一方面,中小險企需要加大與第三方合作力度,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借助保險科技力量進行發展。
近期,聯想控股和“滴滴出行”控股子公司迪潤科技入股現代財險即是一次嘗試。此番增資完成后,現代財險將充分利用股東的科技優勢及豐富的客戶資源,致力于發展成為一家科技型財險公司。
總體來看,險企進軍非車險市場應量力而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比起急于開拓非車險市場,中小險企應先練好基本功,發掘自身差異化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張緣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