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原標題:信用保證險讓財險公司賠哭?
來源:歷險記
近日,上市險企接連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和太保財險業績可謂全線飄紅,原保險收入分別實現4317.24億元、2709.3億元、1329.79億元,同比增長11.3%、9.5%和12.9%;凈利潤249.31億元、228.08億元和59.1億元,同比增長53%、85.8%、69.6%。
2019年,財險公司的車險方面,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車險業務保費分別為2629.28億元、1943.15億元、932.18億元,分別實現同比增長1.55%、6.90%、5.97%。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的車險業務占比均有所下滑,2019年,人保財險的車險保費收入占公司總保費收入的60.91%,較2018年下降5.68個百分點,平安產險車險保費收入比重由2018年的73.46%下降為71.72%,太保產險的車險業務占比由74.68%降至69.77%。
于此同時,“非車險”業務發展迅猛,人保財險、太保財險的非車險業務增速均超30%,同比增長31%、32.6%。其中,人保財險的信用保證險、意外健康險、責任險,同比增長96.66%、42.30%、25.40%。平安產險的非機動車輛保險、意外及健康保險,同比增長13.3%、36.4%。太保財險的農險、保證險、責任險,同比增長40.8%、60.0%、15.3%。
與保險公司相對應的再保險公司在非車險業務方面同樣也是大幅增長,據中再集團年報,2019年非車險業務保費收入204.28億元,同比增長34.8%,非車險占比從2018年的35.7%提升至2019年的42.2%。其中,保證保險、意健險、責任險及貨物運輸險均實現快速增長,同比增長43.0%、31.4%、25.5%、38.9%。
保費增長的同時,不容忽視的是風險也在加大。值得注意的是,人保財險2019年增速最快的信用保證險的綜合成本率高達121.7%,承保利潤虧損28.8億元。
什么是保證保險?
保證保險,是指保險人承保因被保證人行為使被保險人受到經濟損失時應負賠償責任的保險形式。保證保險分為誠實保證與確實保證兩類。誠實保證保險是保險人對雇主因雇員不誠實行為,如盜竊、侵占、挪用等,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確實保證是保險人對依照法律或合同約定,應當提供拒保的被保證人不履行其義務時,給被保險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此種保險由被保證人投保。
18世紀末,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西方資本注意國家開始頻繁出現商業道德危機,由此催生了保證保險。最早出現保證保險的國家是英國和美國,18世紀末19世紀初,美國馬里蘭州的誠實存款公司首次在英國提供合同擔保,此后英國幾家公司也相繼開辦了此項業務,保險保險業務逐漸在歐洲市場上推開。
我們最早熟知保險保險可能源于P2P(網貸業務)。2014年P2P正火,長安責任保險為存利網、精融匯、土豆金服、融金所、微財富等幾家P2P平臺提供“履約保證險”,據長安責任保險2015-2017年年報,保費收入分別為0.9億元、1.89億元、1.77億元,承保利潤分別為0.11億元、0.35億元、0.3億元。2018年,在監管的大力整頓下,有貓膩的P2P網貸平臺接連倒下。長安責任保險的風險開始暴露,據悉,因踩雷P2P履約保證保險長安責任保險截止2018年累計賠付近20億元。
2019年財險公司的保證保險
回看財險“老三家”的保證保險,金融界保險注意到,除平安財險保證保險“登入”年報的時間較早,自2015年起,平安產險中,保證保險就占一席之地。在2015年的年報中,平安產險提到“保證保險保費收入由2014年的152.99億元減少11.5%至2015年的135.32億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對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原有產品銷售規模逐步減少”。數據顯示,平安財險2014年-2016年,保證保險保費收入逐年減少,分別為152.99億元、135.32億元、81.36億元。
自2017年起,平安財險的保證保險再次“抬頭”,2017年-2019年,保費收入分別為198.8億元、347.08億元、330.12億元。2019年,平安財險在年報中提到:平安產險僅向集團內部其他專業公司引流的個人和小微企業主提供借款和貸款保證保險服務,并與集團專業公司進行交叉驗證和多維風險審核,以實現優勢互補,確保業務風險可
控。2019年保證保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5.1%,增速放緩的原因主要是隨著國內經濟和金融環境變化,平安產險主動加強風險管理,調整和優化客群結構,聚焦于保險費率更低的低風險優質客群。保證保險綜合成本率93.6%,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去年的存量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目前的賠付水平,但整體業務仍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實現承保利潤15.52億元。
與平安財險不同,人保財險、太保財險均在2018年開始,年報中才有保證保險收入的數據。
太保財險,2019年保證險業務收入56.16億元,同比增長60.0%;綜合成本率95.5%,保證險業務聚焦個人類和保證金替代類業務。
人保財險,2019年信用保證險的保險業務收入227.67億元,同比增長96.7%。業務模式為出口信用險、工程履約類保證險、關稅保證險等。
據人保財險黨委委員、副總裁沈東介紹,信用保證保險可分為融資類信用保證險和非融資類信用保證險。2019年,非融資類信用保證險的業務實現了盈利,非融資類信用保證險險種還是傳統險種,也是公司的優勢險種,包括出口類、履約類、產品質量保證險。今年還要進一步大力發展這些非融資類信用保證險業務,加大資源投入,提高業務占比。
出現虧損的是融資類信用保證險。沈東表示,信用保證險的虧損主要是因為社會信用風險上行,導致賠付快速增長。同時,考慮到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和不確定性的增加,公司基于風險匹配原則,對準備金進行合理上調。信用保證險,尤其是融資類的信用保證險,特點是“先賠后追”。追償的入賬相對滯后,隨著業務的進展,賠付率會出現先低后高的遞增,特別是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前提下。
于此同時,沈東指出,融資類信用保證險,大部分還是一年期的業務,比例超過70%以上,只有30%左右屬于多年期,有的是兩年期,有個別是三年期的業務。從整體風險管理來看,從去年的第四季度開始,公司已經對融資類的信用保證險加強了風險敞口的管理,整個發展速度在四季度已經控制下來。今年2月份信用保證險大幅度負增長。在準入方面人保財險按照分類進行分平臺類別、分區域類別進行分類的限額管理,把整個融資類信用保證險整個的貸款限額強化一個總額管理,在分板塊方面也實行限額管理。同時也提升公司對線上化業務風險的選擇能力,特別是在核保和承保管控上,提高技術含量,強化風險管控的能力。再有就是通過追償進一步減損,確保這塊業務實現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2020年信貸保險產品風險不容忽視
進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再集團董事長袁臨江在業績發布會上坦言,2020年在投資端影響比較大,資本市場受到劇烈波動,包括境內、境外需要進行動態調整。信用類產品包括小額信貸保險產品會產生一定影響,接下來將會加大排查力度。
人保財險黨委委員、副總裁沈東提到,對融資類信用保險方面,預計這次新冠疫情將對全年宏觀經濟產生沖擊,經濟的下行壓力會加大,部分行業企業、居民人群的財務狀況將受到較大影響,償債能力受到削弱,融資類的信用保證險風險管控壓力將持續加大。同時,如果居民和企業財務狀況持續承壓得不到緩解,預計包括融資性信保業務在內的整體市場信貸資產質量表現都將受到比較大的壓力。針對這些風險發展態勢,公司一方面針對風險的上行,基于風險匹配原則,在去年對準備金進行了合理的提取。下一階段對融資類信保業務一是控制增量,二是根據監管政策鼓勵發展與抗疫相關的業務,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同時以這次疫情防控為契機,積極調整業務結構,推動客戶群體的改善。再有,強化合作渠道的準入,重點探索與民生消費、醫療藥品、物流運輸、生活服務等行業流量方合作,同時進一步加大科技賦能投入,通過遠程面簽、遠程審核、大數據風控、智能催收系統等科技手段提升信保業務全流程風險管控能力。
(來源:金融界)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譯文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