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互聯網醫療搭線保險謀“錢”景,業內:尚待時間培育孵化
藍鯨保險 李丹萍
事實上,業內指出,醫療信息化與保險合作空間大,包括醫院-商保直連/直付平臺、醫療大數據脫敏使用、商保銷售分成等模式。
近期,友邦保險集團原區域首席執行官(CEO)蔡強將出任微醫集團董事會副主席兼首席財務官(CFO)的消息頗受關注,也再度激起行業對“互聯網醫療+保險”模式的思考。
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保險公司,雙方能否通過“互聯網醫療+保險”搭建更好的商業模式,“錢”景又如何?
業內人士分析稱,通過線上醫療服務切口,搭載健康管理,升級保險和醫療服務的融合,可創建更新型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商業保險作為醫療服務的支付端,切入與覆蓋,或成為下一步探索方向,前景可期。但如何從低頻、淺層面的問診需求,轉化為深層次的健康服務,包括保險保障需求,值得進一步挖掘。
線上醫療為切口,保險、醫療服務升級融合
據了解,蔡強主要負責微醫集團財務、投融資及保險事業群,還將負責微醫上市計劃中的融資和財務工作,這也意味著微醫上市步伐有望加速。
事實上,蔡強本人有30余年的保險行業經驗,曾任法國安盛保險香港行政總裁,2009年赴任友邦中國首席執行官,成為友邦中國第一位內地籍總裁,2017年升任友邦區域首席執行官,負責友邦在中國、中國臺灣、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區的業務。蔡強在任期間,推動友邦中國營銷員體系改革,帶領區域壽險價值業務快速發展,這樣一位保險大拿去到微醫,也給業內對微醫在保險領域的下一步動作留出期待。
目前,微醫定位新型醫療健康服務的醫療健康科技平臺、互聯網醫療企業,曾獲得騰訊、復星醫藥、友邦保險、新創建集團等機構投資,主要聚焦微醫云和微醫HMO兩大發展戰略。微醫HMO整合醫療、醫藥、保險領域的資源和優勢,由醫療供應網絡、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共同組成,提供“線上+線下、全科+專科”的管理式醫療健康服務。
近期,微醫圍繞數字健共體核心戰略,進行業務和組織結構升級,組建了微醫藥、微醫療、微醫保、微醫械、微醫云五大事業群,引入保險業內高管,或也為進一步助推升級,此外,微醫還啟動了全球人才招募計劃,未來或有更多專業人才加入。
近年來,微醫、丁香園、阿里健康、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等互聯網醫療平臺快速發展,疫情更成為互聯網醫療習慣養成的催化劑。以平安好醫生為例,疫情期間新注冊用戶增長10倍,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遠程、專業、便捷、高效的優勢。但互聯網醫療平臺如何建立更為有效的商業變現模式,一直是困擾。
“互聯網平臺最大的優勢在于整合資源,互聯網醫療機構涉及醫院、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機構、護理機構等多個合作方,在連接醫院、服務政府和行業的過程中,能夠積累一定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和服務能力”,一位壽險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表示,通過線上醫療服務為切口,升級保險和醫療服務的融合,可創建更新型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而蔡強本人,也多次表示對“保險+健康”模式的看好,認為市場空間巨大。
聚焦健康管理服務,商業保險切入、覆蓋
公眾對互聯網醫療認識和接受度快速提高的同時,也意味著其與社保、商業保險的接觸進一步加深。
近日,天津醫保局率先在省級層面打通互聯網診療服務醫保線上報銷渠道,支持定點醫療機構開展在線咨詢、在線診療等互聯網診療服務,進一步承接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健康管理等服務。更有業內人士認為,作為醫療服務的支付端,商業保險的切入與覆蓋或成為下一步探索方向。
事實上,也有保險公司通過自建醫療健康網絡,來實現“互聯網醫療+保險”的布局。平安旗下的平安好醫生即致力于通過“移動醫療+AI”,為用戶提供健康管理計劃,形成在線醫療、消費型醫療、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互動等重點業務板塊。同時,平安成立平安醫保科技,提供控費、精算、醫保賬戶、醫療資源管理等醫保、商保管理服務。
一位壽險業內人士向藍鯨保險介紹,在醫療健康險多方合作過程中,由于醫療服務的資源由醫院掌控,傳統方式很難改善醫院、保險合作機制,完善流程提升合作效率。
目前業內在籌的健康險公司,則有確立“健康保險+健康管理”的經營理念,意圖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構建以“家庭醫生、慢性病管理、社區醫院”為核心服務項目的專業化健康管理服務體系,而互聯網醫療平臺可提供家庭醫生、慢性病管理端的服務,起到良好的促進。
譬如互聯網醫療平臺通過健康體檢等途徑了解用戶的身體狀況,實現人群細分,形成具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建議,整體提升用戶健康水平。而商業保險,能在現有基本醫保的基礎上,提供自費部分的支付保障。在醫保為主商保為輔趨勢下,醫療信息化與保險合作空間大,包括醫院-商保直連/直付平臺、醫療大數據脫敏使用、商保銷售分成等。
“在商業健康保險支付為紐帶的健康管理和預防體系中,客戶購買健康管理服務和商業健康保險獲得健康保障”,該位業內人士補充道,通過在線醫療平臺的健康守護,也能進一步降低疾病發生率,降低保險賠付率。在此過程中,醫療平臺、保險公司通過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獲得收入,商業保險公司因客戶發生疾病概率降低獲得利潤,互聯網醫療平臺也有望從保險端創造更多商業模式和商業利潤,“但目前談及變現,還有相當距離,需要時間培育”。
“‘互聯網醫療+保險’的碰撞,主要集中在兩個契機,一是流量,二是數據與風控”,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表示,在線醫療平臺集中客群,可通過流量轉化,提取保險用戶,“但需要注意,在線醫療平臺上,問診或患病群體是否會使得投保人健康風險過于集中”。
此外,在徐昱琛看來,通過對接平臺,也能更清楚看到費用是否合理,精確掌握醫療行為數據,進而實現控費。如何將低頻、淺層面的線上問診需求,轉化為深層次的健康服務、包括保險在內的健康保障需求,也值得進一步挖掘。
責任編輯:張譯文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