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小公司“傍”品牌險企 精準獲取客戶身份信息 起底“退保理財”黑色產業鏈
本報記者/宋文娟/北京報道
年關將至,遭遇上海捷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量理財”) “退保理財”騙局的投資者仍沒有等到資金返還的信息。
2018年5月,上海警方披露,捷量理財冒充保險公司客服,誘騙保險公司投保人“退保理財”,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涉案金額高達3億余元。投資者做了一場噩夢,誘騙對象8成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
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退保理財”騙局仍在上演。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北京銀保監局近日披露,已經接到23家轄內保險機構反映第三方理財機構假借保險公司名義邀約客戶退保并購買非保險金融產品,且此類風險近年有進一步蔓延趨勢。
假扮險企邀約客戶
某頭部險企北京分公司一位人士向記者透露,自2019年7月至今,公司部分客戶接到電話、短信等通知,邀約客戶至金運大廈、金海商富中心、悠唐廣場、佳兆業廣場、朝陽門外大街26號樓等地辦理保單升級、差利返還、生存金及紅利領取等業務。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邀約地方均非該險企經營場所。
據該頭部險企相關人員透露,以朝陽門外大街26號樓的一家企業為例,該公司名為中億集團,其自稱為投資方,投資項目為貴州茅臺酒基酒。但該公司業務卻是為對保險不滿意的客戶辦理對接服務,方式為帶客戶辦理退保,隨后幫客戶辦理投資對接。投資一期為兩年,未承諾利息。接待人員稱其掌握的客戶信息是險企高層和該公司高層之間進行的交涉,該公司的目標客戶是保險公司高保費(有一定交費能力)客戶。
此外,業內人士透露,距離朝陽門外大街26號不遠的悠唐廣場18層也是“退保理財”高發地。
近日,記者前往悠唐廣場B座18層1801核實,該公司為鴻藝匯金(并購項目事業部)。不過,無論在悠唐廣場B座一層還是在悠唐廣場18層,該公司的指示牌均為項目分紅事業部。
從鴻藝匯金(并購項目事業部)大門進去,前臺右邊懸掛多個營業執照,法人代表均為殷朝平,不過營業執照中的經營范圍未涉及保險業務。天眼查信息顯示,殷朝平掌握28家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同時查詢到其關聯公司存在失信記錄。
記者從上述頭部險企獲悉,鴻藝匯金(并購項目事業部)客戶經理謊稱其公司為險企分紅險的項目方,在保單最后一頁可查詢到。鴻藝匯金(并購項目事業部)只針對需要辦理“分紅核算”的客戶做售后服務,服務目的是檢視分紅盈利情況,如果盈利情況達不到預期將針對不同客戶的實際情況定制彌補方案。該客戶經理還稱,客戶也可以前往其他營業區柜面辦理分紅業務,如遇到問題,鴻藝匯金(并購項目事業部)可以出面幫忙協調解決問題。
業內人士推測,鴻藝匯金(并購項目事業部)是以“分紅核算”為幌子約見保險公司客戶,實際推銷其他產品。
某頭部險企專業人士透露,該保險公司了解到,違規邀約的幾起事件均為客戶接到邀約電話或短信后向保險公司進行核實,保險公司人員前往調查取證時,因無法提供電話或短信證明,無法提供有效保單供其查詢,常會引起違規邀約公司的懷疑,因此無法獲得有用證據信息,且保險公司調查人員也常處于不安全處境,這些都使取證難度大大增加。
另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些第三方平臺警惕性非常高,察覺被發現后,會轉移陣地。“看到一些機構人去樓空,但擺著十幾家保險公司的名簽。若沒有內部人帶路,能接近到什么程度,很難保障。”
監管:仍需強調險企主體責任
富德生命人壽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劉超透露:“客戶受到不法分子騷擾的方式基本是一樣的,比如,謊稱是我們的上級單位、集團內單位、子公司、售后服務部等工作人員,然后以高息的產品誘導客戶退保,詆毀我們公司的產品不好。很多客戶在不明情況下,輕易相信了不法分子的話。”
太平人壽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王平坦言,太平人壽也遭遇過類似狀況,非法機構邀約客戶到非太平人壽的營業場所,并稱可以代辦退保手續,退保后將退保金投資在公司投資的項目。
“這個公司有數家公司的客戶資源,并不止太平人壽一家。” 王平說。
平安人壽某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外部違規邀約事件的誘因主要為小公司傍名牌。具體表現為:個別中小保險公司或銷售公司利用大型保險公司的知名度,假借其名義邀約客戶,向客戶推銷中小公司的保險或其他產品。“外部違規邀約事件唆使客戶投訴、退保老保單,此行為將影響客戶利益,導致客戶與公司內部的隊伍均產生不滿與失望;同時有引發非法集資的風險。有些缺乏營業資質的公司,假借大公司名義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可能造成非法集資,擾亂金融市場。”
北京銀保監局總結,此類風險具有五大基本特點:一是以儲蓄型或投資型保險產品的保單持有人為特定目標;二是以“高額收益”為誘餌;三是假借保險機構及其銷售、客服等從業人員名義邀約客戶;四是以套取資金、轉購非法理財產品為最終目的;五是最終結果為消費者資金損失。
不法分子是怎樣精準地獲取客戶信息的呢?
個案中,如2019年7月,上海浦東分局梅園新村派出所接到一起退保理財案件,非法機構對客戶諸如保險單號、投保日期、客戶的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都一清二楚。經警方查證,通過惡意購售正規公司客戶個人信息以牟利的是該公司“內鬼”,即該保險公司總部的工作人員何某某、徼某,且兩人常駐北京。
但這種情況并不具有普遍性。
北京銀保監局人身險處處長孟彥君認為,目前在北京沒有證據表明,保險公司在這里有主觀惡意或者客觀違法。
“但仍需強調保險公司的主體責任。” 孟彥君說。
監管在行動
消費者被誘騙通過辦理退保或保單貸款獲取資金、購買非保險金融產品,不但失去了保障,且一旦理財公司爆雷或跑路,消費者資金損失難以追回,維權道路漫長。
2018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公布,上海捷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長期假冒保險公司名義,通過信函、短信、電話誘騙保險公司客戶退保轉購理財產品,從而實施非法集資犯罪。截至案發,捷量理財吸收8000余名投資者共計3億余元資金。
與前述情況類似,該案件主要以辨識能力較弱的老年人為誘騙對象,通過不法手段獲得上海多家保險公司的保單信息,隨后冒充上述保險公司客服,聯系保險公司投保客戶,誘騙客戶提前退保,再購買非法理財產品。
一位安徽淮南的投資者在微博上感慨,“上海捷量理財崩盤,不知道有多少投資者血本無歸、家庭破碎,心痛。”而時隔近兩年,春節將至,捷量理財投資者追回資金仍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市檢察機關辦理涉案金額過億元的重大非法集資犯罪案件142件。
北京銀保監局批露,2019年在北京地區保險行業發生了兩起保險從業人員涉嫌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的司法案件,甚至有保險公司退休高管涉案的情形。盡管此類涉嫌非法集資案件還不多,但教訓是血淋淋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保理財”中,遭遇維權困難的不僅有投資者,還有保險公司。如在捷量理財案中,盡管有險企對捷量理財提起了訴訟,并獲得勝訴,但卻只是以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為理由,賠償金額也很低,與其違規使用險企的企業名稱與商標、邀約險企客戶退保購買理財產品,導致大量退保與投訴,嚴重損害客戶和險企的經濟利益相比,可謂杯水車薪。
“現有的監管和司法手段對其作用都十分有限。”新華保險某前高管認為。
多位險企高管表示,目前其所在公司均多次通過各種渠道對客戶進行風險提示,提醒客戶對誘導退保保持警惕。
“警鐘長鳴!”某險企人士對記者說。
而針對這種情況,監管部門也在通過開展風險治理專項行動、要求保險公司履行主體責任、實施監管聯動、營銷員警示系統等進行防范。
WechatIMG38.jpeg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