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大賺3000億:誰踏空了這波行情 誰又賺得盆滿缽溢?

人身險大賺3000億:誰踏空了這波行情 誰又賺得盆滿缽溢?
2024年10月31日 20:49 市場資訊

  來源:今日保

  大漲的股票,讓三季度的人身險行業,成為那個最靚的仔,也預演2024年業績的高光。

  想想那接連的利好,和上市險企們迫不及待地發出業績預增的消息;再想想2023年人身險行業過千億的虧損,當知人身險三季度的業績是怎樣的揚眉吐氣,極大緩解了縈繞行業頗久的各色焦慮,尤其是利差損的陰霾、償付能力的壓力。

  再看看規定時間內已經披露三季報的70多家人身險公司:大賺3000億,足足是去年同期的一倍。最大的助力,就是以大A為軸的資本市場的“繁榮”。這一點極大地體現在各家的投資收益率上,動輒5個點、6個點的投資收益,和隨處可見的9個點、8個點的綜合投資收益率,無不預示著保險公司在投資端的盆滿缽溢。

  另一個驚喜則是來自負債端——保費的增長也是蔚然可觀,尤其是三季度當季在“炒停售”下的加持,前三季度可比口徑下實現7.8%的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速,比上半年的5.1%足足多了2.7pct。

  太多的機構前三季度實現了超過20%的增長,考慮到過去幾年的數據,這一數字頗為提振士氣。當然,也有相當部分的機構徹底“踏空”錯失一二季度的機會,可以想象這部分只能過順周期日子的企業,看著在三季度末和四季度的資本市場的狂歡會有著怎樣的心境。

  縱覽負債投資兩端的利好,三季度的經營,已經預示著行業從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這固然可以疲憊的人身險行業喘口氣,迎來了難得調整窗口,但也必須認識到:短暫的勝利可以鼓舞士氣,但也會掩蓋問題,真正的向好還需行業基本面的真正向上。

  如A股“瘋牛”的調子,到底會怎樣,尚有待觀察。即便債市也漲勢喜人,但聽聽上半年各家公司領導對750日均線的吐槽,便知因之提取的準備金恐怕也抵消不少…

  再如一些基本問題:個險的人力見底了嗎?“報行合一”下的銀保、經代,找到新路子了嗎…

  那十多家尚未上岸的“風險公司”們,恢復償付能力報告摘要披露的,除了大家養老外,也再沒能多出來一家…

  這也是必須考慮的,不能忽視這些有意與無意間被藏起來的問題,那些都是基本問題、決定更長遠未來的問題,恰如瘋牛與慢牛,行業亦如此。如眼下對開門紅的焦慮,并未遠離。

  1

  75家公司大賺3000億,盈利格局嘩變

  龍頭國壽凈利超千億力壓平安

  人保壽超太平和泰康

  75家公司盈利2977億,比去年同期的1236億足足多了1741億。48家盈利的公司實現凈利潤3135億,和2023年三季度的1425億相比,多了1709億。具體來看:

  第一梯隊,國壽憑借著559%的增速,以1020.10億元的盈利超越凈利潤857.97億(+36%)的平安,而2023年前三季度,國壽僅有155億左右,平安則為630億左右。事實上,上次國壽股份利潤力壓平安乃10年前的事情了。經此一役,國壽坐實了保費規模和利潤雙領先雙第一的江湖地位。

  排名第三的太保壽險和第四的新華,分別靠著308.60億元(+68%)、200.84億元(+127%)的經營成績算是站住了二梯隊的位置。尤其是后者新華保險作為國內市場上不多的純壽險藍籌級股票,以笑傲同業的權益類產品占比在這一波本就利潤大幅增長的三季度,頗有搶跑優勢,在其市值增幅方面也體現得淋漓盡致。無疑為新華新班子主導的深度轉型贏得更多空間和資源。

  而這次領跑第三梯隊的,是盈利155.82億元的人保壽險,同比大增137.32億元。盡管太平人壽以112.47的凈利潤排在其后,但5%的同比增速,和一掃去年百億虧損,實現凈利潤高達108億逆天神跡的中郵相比,似乎差點意思。傳統豪強,泰康以92億的凈利潤,和19%的凈利潤增速位居中郵人壽后面。這對于近年名聲大噪的泰康而言,略有汗顏。

  不過對這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企業用的會計準則不同,有的用新會計準則比如上市公司和部分非上市險企,還有相當部分的險企用的是舊準則,是故會造成一些倒掛現象,也是利潤版圖格局大變的原因。

  再往下,人保健康以55.70億凈利潤成為人保系統的另一黑馬,同比大漲近300%,力壓53.17億(+54%)的陽光,蓋過45.88億(+15%)的友邦…

  不過這些盈利,幾乎一半都來自三季度。2977億元中,有1365億元來自今年Q3當季度。48家盈利的公司中,更有21家Q3當季凈利潤占比超50%。比如:

  平安、新華、陽光、中郵,Q3當季實現的凈利潤占比分別達41%、46%、47%和48%。工銀安盛17.94億凈利潤,10個億來自三季度,占比達56%。

  國壽1020億凈利潤,Q3當季貢獻了約650億,占比達63%;建信約18億凈利潤,近12億來自三季度,占比達66%;中銀三星今年的5.65億凈利潤,Q3當季貢獻了近4個億,占比更是達72%。

  當然,也并非所有公司Q3都大獲豐收。

  中英和民生-4.24億、-2.23億的虧損幾乎折掉了全年一半的盈利;平安養老單季度近50億的大出血,更是讓凈利潤由正轉負,從盈利近13億變臉為-36.84億。

  再者,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凈利潤下降的依舊有23家,不過處于虧損狀態的公司從去年的34家縮減為27家。

  盡管還有超1/3的公司處于虧損狀態…不過,好的是,這些公司攏共“僅僅”虧了150多億,比去年同期的180億少虧了30億左右。

  這點虧損,和近3000億的盈利相比,不值一提,絲毫影響不了行業的喜慶。

  2

  投資到底有多猛?中位數都有5個點

  頭部險企和外資險企兇猛

  那么又是誰踏空了?

  人身險公司前三季度的經營,算是交出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利潤增長極其顯著,堪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翻身仗。但這個錢,哪來的?

  上市公司迫不及待披露的盈利預增公告,早已交了底兒,三季度報告里面,更是白紙黑字地寫著:受資本市場上漲的影響,前三季度投資業績同比增加。

  資本市場,無非債市股市。

  債市的走牛,保險公司算是拿到了的底倉收益,但同時,也要承受著利率下行的準備金計提壓力。事實也表明,這些年一直在漲的債市,并沒有撐起保險公司的盈利…

  想靠著債市翻身,難。而股票就不一樣了。

  雖然保險公司用來炒股的錢,但歷史上保險公司超額收益的錢幾乎都是權益類市場奉獻的,A股起著決定性作用。這也解釋了固然權益類投資占比不高,但想想A股獨特的“瘋牛”行情,上了車,就能頂別家吭哧吭哧干好幾個月,甚至好多年。直接改命,也不是不可能。

  今年的股票行情,有兩波。

  今年年初大盤在2635.09位置開啟反彈,差不多在5月份,摸到3157點。500個點的漲幅,又恰逢開門紅收進來的保費,讓不少的保險公司賺了一票,上半年一些公司動輒“三三四四”的收益水平,算是佐證。

  其實2023年上半年也有一波不錯的反彈行情,再加上新準則的執行,相較于舊準則,更多的資產被劃歸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計入當期損益,讓上市保險公司實現了2023年一季度業績開門紅。

  而9月底開始的這波行情,起飛的除了保險公司的股價,還勾起了市場對保險公司盈利改善的預期。回過頭來看,這也并非頭腦一熱:五大上市險企今年Q3當季的凈利潤便超1200億,幾乎是前三季度凈利潤2543億的一半。

  具體到投資收益率上來看:

  3家投資收益率超5%。其中,最高的中英人壽達6.02%,同比增加3.61pct;復星聯合以5.9%緊隨其后,同比增加3.11pct;長生人壽達5.54%,同比增加2.62pct…而去年投資收益率最高僅有4.24%。

  不過,從市場中位數來看,投資收益率維度下,今年和去年的差別并不大,分別為2.76%和2.67%,投資收益率同比下降的公司甚至達35家。

  再看看綜合收益率,盡管不進入當期損益,但更能說明資本市場對保險公司的影響。

  今年前三季度,市場綜合投資收益率中位數達5.50%,幾乎是去年同期中位數2.67%的一倍,更有5家公司綜合收益率超10%,9家公司超9%,14家公司超8%,23家公司超7%…48家公司在5%水平以上…

  其中,復星聯合達11.79%、人保壽險達10.65%,中英人壽達10.35%,恒安標準達10.32%,招商仁和達10.30%…分公司開得勢如破竹的友邦也達9.07%…

  真是,綜合投資收益率沒個“七七八八”,都沒臉出門。綜合投資收益率的大幅提升,緣由可能有二。

  一方面或是保險公司對金融資產的重新分類所致,比如在舊準則下,更多的資產被重新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公允價值變動,也就進了綜合收益。

  另一方面或是不希望持有的股票等資產的公允價值波動過多地影響當期收益,便放在了影響綜合收益的籃子里。避免股票的波動,實現平滑穩健的投資,顯然更符合保險公司的人設。

  就今年半年報看,中國平安投資組合中,FVOCI中2060.35億的股票規模,較今年年初的1750.97億增加了近17.67%,而FVTPL中的股票規模,僅為1258.95億元,較年初的1170.12億元增加7.59%。

  待最后賣出時,這些所得便直接進入留存收益,算是貼了一波秋瞟。

  不過,這秋膘的油水到底補得回來不,還得看看行情能否延續。如果這些股票跌了,雖然在利潤表上看不見,但凈資產的內傷避免不了,償付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3

  最瘋狂的還是冰火兩重天的負債端

  頭部外資險企完美踏上行情

  多家中小民營險企踏空

  和第三季度行業利潤在投資端的刺激下大幅改善類似,險企們的負債端也在三季度迎來一波高潮,直接拉動了行業全年的保費增速。

  按照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布的行業信息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按可比口徑,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了7.8%。而上半年,這一口徑下的同比增速還只有5.1%。由此可以明顯看出第三季度保費增速的強勁力量。

  在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同樣可以看到這種趨勢。

  在發布償付能力報告,且有同期可比數據的70余家人身險公司中,前三季度保費一共超28000億,同比增長9.68%,而第三季度當季,這些公司的保費增速就達到了18.38%的水平。

  從絕對數據來看,70余家公司的保費收入為7123.3億,不及前9月保費收入的1/4,但實際上,在以往多年的傳統中,第三季度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保費收入的淡季,1/4這個占比水平,其實已經超過往年。

  特別是一眾們頭部保費巨頭,都在三季度普遍展現出超過本年度平均水平的增長勢頭,有的甚至還超過了行業增速。

  平安單季度保費收入超過1200億元,冠絕全行業,增速達到25.44%,新華的單季保費增長也取得了33.52%的水平,人保壽的增速甚至超過了40%……結合各家公司前三季度亮瞎眼睛的利潤表現,堪稱是增收又增利,收利兩開花。

  與先知先覺的行業巨頭類似,大部分頭部外資合資公司紛紛在今年抓住了報行合一下負債端的機會窗口,為三季度末的資本市場行情積蓄了足夠的子彈。

  這是今年一個特殊的現象:

  往昔盡管保費規模上,中資公司當仁不讓,但今年來外資的勁兒,鉚得也挺足。同比增速超30%的16家公司里,差不多有10家外資、合資公司。其中復星保德信同比增速達151.95%,匯豐人壽也一改往日,保費收入幾乎翻番。而中宏、中荷這些和激進靠不上邊兒的老牌外資,也有著近50%的大踏步增長。

  可以說,往日在銀保市場、中介市場存在感較低的外資公司,今年名聲大噪,雄霸榜單,生動上演了一堂“賺的就是逆周期錢”的實操課。

  可憐太多國內中小險企只會順周期而行,或因償付能力壓力,或本身產品問題、風險問題等原因,在巨大的利差損和報行合一下,紛紛收縮,在三季末乃至可能的四季度行情中又會是怎樣的心境?

  再看看19家保費增速為負的公司,其中15家是中資公司,小康人壽以-71.26%的膝斬領銜,老病號華匯繼續腰斬,剛剛出了ICU的三峽人壽,依舊是-19%的負增長,泰康養老、國華、和泰、太平養老也打了9折。弘康、信美、國聯等中小公司無不是20%以上的失速。

  當然也必須承認,三季度的那一撥“炒停售”也極大助長了負債端的增速,多少趕上了一些。

  嚴格來說,三季度的增長基本都來自于8月份預定利率即將下調的窗口期,在險企們迅速拿出“炒停售”這一傳統藝能的加持下,當月行業新單同比直接逼近250%。

  即便考慮到去年8月整個行業幾乎躺平的表現,以及2023年7月的從“3.5%”到“3.0%”的最后瘋狂,2024年8月的停售潮仍堪稱恐怖,直接將拉動了整個第三季度的保費增長。

  而好巧不巧的是,8月“炒停售”的保費表現迎面遇到了9月底資本市場的新局,更多的現金流讓一眾險企有了充足的“彈藥”著實打了一場富裕仗。

  站在戰術的角度,這沒有問題。但從長遠的戰略角度看,面對整個行業喊了多時,乃至深惡痛絕、形同洪水猛獸的“利差損”的擔憂,應在這一波可遇不可求的行情中將“利差”徹底化解,順勢轉型。

  4

  一場滿是矛盾的業績盛宴

  勝利并未解決問題

  背后是悲觀的開門紅與焦慮的從業者

  當然,華麗的業績數據無論如何還是能讓保險公司們喘口氣,放松高層大佬們的神經,尤其是行業揪心已久的利潤層面將大幅改善。

  這樣的業績,不僅意味著掙到了更多的鈔票,而且從三季報匯總來看,保險公司們的風險評級和普遍的償付能力狀況也基本穩定,即使不能稱為就此翻身,起碼也是一場及時的雪中暖寶寶。

  從最新風險綜合評級來看,A類31家,C類3家,沒有D類。

  北大方正和三峽人壽兩家D類公司已“晉升”為C類,和華匯人壽一并成為“唯三”的三家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而另一家C類公司,平安養老,則回歸BB評級。

  有趣的是,和D類絕跡相比,這回AAA評級大換血更顯眼,8家中僅恒安標準和國壽為“老三A”,而中意、中英、同方全球三家則跌落為AA級。

  其中,國民養老因開業年限達標,從A躍升為AAA;友邦則是從BBB跳升為AAA。除恒安標準、國壽,以及國民養老、友邦外,新晉的AAA公司還有太保健康、中荷人壽、太平養老、工銀安盛。

  只是未來咋樣,可能真經不起細想。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能看出,至少都能感覺到,這種業績表現大概率在相當一個階段中,許是曇花一現。

  遠的不說,4年前的2020年,其實也是憑借著7月資本市場中的短期牛市,讓當年飽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在利潤上沒有那么難看。

  而在2024年這場股市波動過后,短時間內將很難遇到投資端的如此機遇,再想在利潤端像今天這般揚眉吐氣,估計將有那么億點點的難度。

  投資端尚需要“守株待兔”,負債端卻還是維持著“利差經營”的模式,而且在8月停售潮透支市場與客戶,新利率下產品吸引力下降,宣揚了好一陣子的分紅險遲遲沒有達到理想程度之時,圍繞2025年開門紅的悲觀情緒已經開始蔓延。

  從市場觀察及各類媒體報道透露,不少人身險公司們都已然完成了全年任務,甚至早早開始開門紅準備,但在2024年看上去如此華麗絢爛的業績下,很多從業者卻是越準備越感到困難,越準備越沒信心。

  在銀保、中介紛紛正式進入“報行合一”的局面下,渠道人員的收入水平明顯減少,而個險“報行合一”的消息越傳越真。縱然各種“規劃師”的項目紛紛上馬,新的名字中外結合,層出不窮,但產品銷售的市場難度卻不會因為誰家的名字好聽而有所緩解。

  而在保險公司好不容易利潤改善之時,先對基層員工持續的裁員、降薪、優化等各種動作似乎也并沒有停止的跡象,那些奮斗、創業、奉獻、共渡難關、末位淘汰等話語說辭仍然籠罩在絕大多數基層從業者的頭上,至于公司增加的盈利、獲得的好處能有多少能落在普通人的身上,還是切實感受榮譽與自豪,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比較殘酷的是,市場更不會因為看上去的業績改善給人們更多實質上的喘息,競爭也不會因為人們抱怨“又卷又難”而有半分仁慈。

  就在銀保“報行合一”落地后,趁著一眾本就在銀保渠道已經超費用負荷運作的中型險企面臨重新調整之際,費用與財務能力相對較強的外資險企紛紛出手,在全市場銀保新單普遍下滑的情況下逆勢上漲,直接搶奪“報行合一”后險企們已經接不住的市場份額。

  而友邦人壽在10月獲批安徽、山東分公司,進一步加速機構擴張之路,特別是在山東這個傳統個險超級重鎮、多家險企個險基本盤所在地,勢必要帶去一點精英營銷員的震撼。

  加上各大公司早已在代理人、康養生態等領域戰成一團,調整、轉型、改革,每一個詞都是難度,每一個字都是拼殺,行業以及各家公司甚至不會有時間,回味這場難得的業績。

  后記

  資本市場的異彩

  照得到躺在水底的未知領域嗎

  截至目前,仍有15家人身險公司沒有發布償付能力報告,其中幾家公司已經是多年的老面孔,且不乏有千億級規模水平的險企。而這些公司的總量,也是行業市場無法忽視的存在。

  此次資本市場新局帶動行業利潤水平大幅改善下,這些公司仍然如同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般,靜靜地躺在水底的深處。雖然不斷有這些公司異常活躍的從業者猛刷存在感,但未知還在延續,并且目測在一定時期內,這種狀況難以有根本上的變化。

  當然對于行業自身來說,這種大放異彩的投資和利潤表現,其實也不能起到真正改善的作用。且不說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稍微細想一下,這幾年來行業在改革與轉型中的重點思路與呼吁,正是要減輕對“利差經營”的依賴,減少資本市場波動對自身經營的影響,這才能成為跨周期的長期主義。

  總不能一直延續著“資本市場下行影響投資收益,就是大環境不好,而靠資本市場掙到更多錢了,就是自己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的慣性吧…

  事實上,在這兩年各種“炒停售”潮的帶動下,行業的業務節奏已經與傳統習慣出現偏離,加上今年資本市場的政策影響,使得2024年三季度的行業充滿了特殊性,某種程度上其實很難與往年進行有效的比較分析。

  加上在新舊準則的切換進程中,行業中一時兩種準則林立,甚至一家公司在不同場合項目中,都運用不同的準則,到底是故意釋放了些什么,還是有意藏住了些什么,同樣不得而知。

  險企們也只能按照自己的立場、目的與認知,自說自話,直到某一股力量與情況,突破了閾值。

  只不過,現在似乎還并有沒到那種時候,只是讓人不得不感慨,大多數行業主體,也是在另一種程度上,躺在自己的水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1-08 壹連科技 301631 --
  • 11-08 金天鈦業 688750 --
  • 10-29 聚星科技 920111 6.25
  • 10-25 港迪技術 301633 37.94
  • 10-25 健爾康 603205 14.6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蒲江县| 浮山县| 徐汇区| 炎陵县| 清水河县| 沂南县| 巴林右旗| 定安县| 河津市| 太仆寺旗| 怀仁县| 安平县| 沧州市| 连云港市| 邓州市| 锡林浩特市| 庄浪县| 高清| 中西区| 新蔡县| 天祝| 南康市| 普兰店市| 宁晋县| 平武县| 兴海县| 松滋市| 阿图什市| 吉水县| 连州市| 三河市| 钟山县| 万宁市| 永定县| 高唐县| 墨竹工卡县| 永丰县| 阿城市| 仁化县|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