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李秀梅
在魚龍混雜的保險中介市場,一些不法分子經常觸碰雷區,越監管紅線。8月12日,貴州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甄別保險中介業務資質的提示》表示,消費者發現不具備保險中介業務資質的機構違規開展保險中介業務,及時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舉報。無獨有偶,近日云南、廣西等金融監管部門也相繼發布有關非法從事保險中介業務的風險提示。這些不法機構背后藏著哪些貓膩?消費者該如何選擇靠譜的保險服務方?
多地提示保險中介相關風險
近一個月來,貴州、廣西、云南三地金融監管部門相繼發布有關非法從事保險中介業務的風險提示,廣東金融監管局也發布了尚未取得保險中介許可證或備案報告公司名單。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保險代理機構、保險經紀機構應在領取營業執照后申請業務許可并取得《保險中介許可證》,方可依法經營保險代理、經紀業務;保險公估機構在領取營業執照后應報監管部門備案。但監管發布的風險提示指出,個別機構未經保險中介業務許可或備案,但名稱中包含“保險代理、保險銷售、保險經紀、保險公估”字樣機構,此類機構不具備保險中介業務資質,存在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風險。
這些機構非法從事保險中介業務背后,或有更深的陰謀。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些機構可能會以非法手段進行欺詐、誤導或慫恿保險客戶非正常退保等給消費者帶來財產損失,甚至會以“高收益、低風險”誘導消費者參與非法集資活動。
根據此前監管通報的案例,個別非法保險中介會以保險公司員工名義告知既有客戶,其持有的分紅型保險收益率低,通知客戶去辦理所謂收益率升級業務。待客戶到現場后即勸說客戶退保或者進行保單質押借款,并以簽訂《分紅補充協議》形式對退保損失或借款利息回補,引誘客戶購買高息產品進行投資。
除了非法保險中介,還有“李鬼”保險公司欺詐消費者。近期,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金融監管總局海南監管局發布關于警惕非法經營保險業務活動的風險提示指出,一家名為“海南達昌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企業在國內部分地區非法經營保險業務或進行保險欺詐活動,該企業未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批準,未獲得金融業務經營資格,其經營保險業務的行為屬違法行為。
根據監管提示,消費者發現不具備保險中介業務資質的機構違規開展保險中介業務,應持相關證據線索及時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舉報;遭受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違規活動侵害,應注意保留相關證據線索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火眼金睛”如何練?
非法機構的騙術層出不窮,消費者稍不留神,可能就會陷入他們的圈套。
付建表示,非法保險中介之所以屢禁不止,主要是由于其背后的經濟利益巨大以及一些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理解不足。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資金緊張或對保險誤解的情況,誘導其進行非法退保或其他違規操作。而互聯網平臺也為非法中介活動提供了新的渠道,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對于普通保險消費者來說,該如何判斷為其服務的保險中介機構是真是假,防止落入非法機構的圈套?財經評論員張雪峰提示,消費者可以通過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如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核實該機構的注冊信息、經營范圍及資質狀況,并檢查其營業執照和保險中介許可證。要警惕那些承諾高額回報或全額退保的非法中介,正規保險中介機構通常不會作出高額回報或過度承諾。消費者應對聲稱高額回報或“零風險”的保險產品保持警惕。此外,在投保過程中,仔細閱讀保險合同條款,確認中介機構所銷售的保險產品與實際條款一致,防止被誤導購買不符合需求的產品。
監管部門在提示中也明確了信息查詢平臺,如貴州金融監管局表示,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或接受相關服務前,可登錄“保險中介云平臺”(www.insurcloud.com.cn)查詢機構經營資質及從業人員執業信息。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