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存款降息正在進行,不到半個月時間,國有六大行和18家股份行完成了存款掛牌利率調降,多家城農商行及地方性銀行紛紛跟進。經過本輪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正式進入“1時代”,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至1.8%。
“一筆5年前的定存近期到賬了。”儲戶胡林(化名)對記者表示,這筆資金他最早在2014年存入某股份行,彼時定存利率還有5%,首次到期后利率“砍半”,僅2.8%,但胡林仍選擇了定存,最近這筆定存資金又到期了,“沒想到利率只有1.85%了,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投資理財產品”。
和胡林一樣,在存款降息的背景下,不少儲戶手頭拿著“無處安放”的資金,又開啟了“搬家”模式。除了保險、大額存單等低波穩健型的存款替代品,固收理財、短債基金也成為儲戶們的選擇。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存款搬家現象還將繼續,預計低波穩健型產品將持續受青睞,居民在選擇此類產品時,也要根據自身需求,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的關系,謹慎選擇。
低波穩健型投資品火了
隨著存款掛牌利率進入“1時代”,以傳統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為代表的儲蓄型保險產品以3%的絕對優勢利率,又火了起來。第一財經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不少前來咨詢保險產品的居民。
有居民對記者說,最近收到不少理財經理的推薦,稱保險預定利率下個月就要下調到2%的水平了,目前利率3%的產品很快就不賣了,“趁著這一波來看一看,畢竟現在市面上還有3%收益率的穩健投資品并不多見。”
一位股份行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當下的保險產品相較于存款、理財,具有利率上的優勢,客戶咨詢替代品時,往往會作為主要推薦產品,尤其是針對長期投資(5年及以上)及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
近期,隨著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再度下調的政策落地,保險行業又刮起“炒停售”之風。記者在多個互聯網平臺注意到,不少理財、保險經紀人借此再推保險產品,以“預定利率3%的產品即將停售”為宣傳噱頭向居民推銷。
“提醒一下,下個月保險有大動作,不管是儲蓄險還是分紅險,都要隨著銀行利率下調而更新,要盡快確定配置。”記者咨詢一位保險經紀人時,收到如上回復。
除了保險產品,不少居民也開始尋找大額存單。記者在互聯網平臺看到,銀行大額存單也被不少居民關注,分享“高息”大額存單信息。當下,國有六大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在2.15%,少數城商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可達2.5%或以上水平,民營銀行則更高,最高利率超出3%。
記者在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當下銀行大額存單銷售緊俏,不少銀行處于“斷貨”狀態。一家國有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不少大額存單線上一直處于斷貨狀態,買不到的居民來線下網點詢問是否還有額度。“現在整體處于斷供,比如上周,僅在周一上午釋放了1年期的額度,不到1小時,就被搶光了,今后能否持續釋放,還要看內部安排。”他說。
胡林對記者說,5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太低了,正在關注幾家銀行的大額存單放售時間,準備“蹲點”一家民營銀行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差不多有3%,“雖然比較難搶,但實在找不到相應的投資品。至少能鎖定比較穩定的收益。”
對穩健型投資品的熱衷不僅體現在保險和大額存單上,低波的理財和基金也受到居民關注。當記者詢問是否還有低風險且有一定收益保障的產品時,多位理財經理推薦了固收型理財產品和短債基金,稱相對來說有收益保障。一位國有行理財經理表示,固收+理財產品具備安全性,有債券資產作為底層投資品,收益穩健,還具備權益類資產增加收益彈性。
“近年來,居民風險偏好持續下降,銀行存款、保險等穩健型金融產品的人氣較高。”冠苕咨詢創始人周毅欽指出,在市場利率不斷下行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也在調整代銷金融產品的營銷重點。
平衡收益與風險
無論是流向保險還是大額存單,亦或固收理財和短債基金,無不傳遞著一個信息:降息催化下,存款資金涌動,開啟“搬家”模式,而資金的最終歸宿紛紛朝向“低波穩健型”產品。
而這一趨勢還將延續,業內預計,今年政策利率仍存在下調空間,或推動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及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指出,存款利率下降后,必然會加劇存款搬家現象,導致部分存款向貨幣基金、理財、債券基金等產品轉移。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2024年以來,理財市場規模增速已遠超往年同期,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存款利率的多次下調。存款利率的下降提升了理財產品的相對收益率,從而推動了大量資金從存款向理財市場轉移。
上述遷移的資金,多數或流入穩健型投資產品。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4年上)》顯示,穩健型(二級)及平衡型(三級)投資者數量較年初及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保守型(一級)投資者數量較去年同期及年初增幅明顯。
胡林等投資人向記者分享自己的理財計劃時,多數提到“穩收益”、“有保障”、“穩健”、“求穩”等關鍵詞,比如來自上海的90后吳天(化名)就打算將每個月的資金,30%放入定期存款,20%選擇短債基金定投,20%~30%作為生活開支,剩下20%~30%作為自由資金靈活安排,考慮放入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
在尋求“低波穩健”投資品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提示相關風險。例如,保險產品將全面下調預定利率,“炒停售”的風氣又抬頭,保險業內人士稱,投資者要充分了解保險產品的詳細信息,避免受到市場炒作的影響盲目“上車”,“比如保險產品與理財產品收益率來源不同,預定利率與年化復利并非一回事”。
再比如,年內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整體承壓,未來的業績表現可能不及居民預期。第三方統計機構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市場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管)的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為2.81%,環比下跌0.44個百分點,為連續3個月下跌,且年內首次跌破3%。現管類理財產品、封閉式固收類理財產品的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分別為1.87%、3.71%,環比分別下跌0.09個、0.14個百分點,今年2月以來一直處于下跌通道。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投資者應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的關系,綜合進行資產配置。投資者如果追求穩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以及國債等產品。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