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吳敏
截至8月6日,已有75家非上市財險公司披露2024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據《華夏時報》記者梳理,75家非上市財險公司中,有8家償付能力不達標,分別是安心財險、華安財險、渤海財險、前海財險、珠峰財險、都邦財險、安華農險、富德財險。
需要指出的是,僅安心財險一家公司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以及風險綜合評級三項數據同時不達標,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低至-884.85%,且是唯一一家風險綜合評級為D的財險公司。
受訪業內人士指出,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可能會限制業務發展和影響信用評級等,需要通過增資或發債等手段提升償付能力。
8家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
風險綜合評級是衡量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重要指標。按監管規定,償付能力達標須同時滿足三大條件,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
目前,在已披露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75家非上市財險公司中,僅安心財險一家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和風險綜合評級兩項數據同時不達標,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低至-884.85%,風險綜合評級為D。
對此,安心財險在報告中解釋稱,公司風險綜合評級得分較低,主要原因為可資本化風險得分為零,可資本化風險較大,評估期末公司留存收益為負數,實際資本為負數,償付能力充足率嚴重不達標。
另外7家財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在100%以上,但風險綜合評級均為C級。
具體來看,前海財險已經連續9個季度償付能力不達標。2022年一季度,該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由上季度的B類下調至C類。此后,其風險綜合評級連續9個季度維持在C類,今年一季度,前海財險的風險綜合評級仍為C類。不僅如此,前海聯合財險的綜合償付能力為106.1%,已經逼近監管紅線。
“未來,如果公司業務快速增長、投資資產擴大和調整配置及應收賬款賬期發展帶來的最低資本增加,可能會面臨償付能力進一步下降的風險。”前海財險在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如是說道。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有兩家財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以下,分別是華安財險和渤海財險。其中,華安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91.51%,渤海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99.84%。兩家公司風險綜合評級最近兩期均為C。
“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可能會被采取監管措施,如要求增加資本、限制高管薪酬、調整業務結構和限制開展新業務等,甚至公司被接管。同時,信用評級也會被下調,公司償付能力不足信用評級會受到直接影響,從而影響公司聲譽和融資成本。”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原副主任李文中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外還會影響到公司業務發展,現在投保人也很注意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水平,特別是一些大的招標項目更是如此。
馬太效應更加顯著
“財險公司提升償付能力充足性的方法不外乎三種。”李文中指出,一是增加注冊資本,由原股東增資或者引進戰略投資者增加資本金。二是發行資本債券等資本工具來提升償付能力充足性。三是調整業務結構,無論是資產端還是負債端,盡可能降低資本消耗大的業務,從而達到改善償付能力充足性的效果。
針對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問題,各險企也提出了改進措施。
華安財險方面在季報中表示,公司將持續與監管部門溝通、明確整改方向,對重點風險綜合評級指標開展定期監測分析,持續優化指標監測流程及督導整改機制,將評級指標管理要求融入指標責任部門日常管理,從源頭加強風險預防效能,提升整改效果。
“公司根據償付能力監管等有關要求,積極整改落實監管評估反饋意見,在持續優化風險偏好及其傳導機制的基礎上,堅持開展季度限額指標監測、操作風險損失數據收集、聲譽風險隱患排查、風險綜合評級指標分析與改進等工作。并及時向經營管理層匯報風險狀況,持續推進一體化風控再鞏固、專業化能力再提升,完善三道防線管理機制和精細化管理策略,在合法依規基礎上提升風控效能,充分發揮風險管理主動性。”渤海財險方面在季報中如是說道。
前海財險也公布了提高償付能力的計劃。該公司表示,2024年以來,公司密切關注償付能力充足率變動趨勢,定期預測償付能力充足率情況,陸續采取多項有力措施以確保償付能力充足率滿足監管要求,確保償付能力充足。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國內的財產保險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馬太效應”更加顯著。2024年上半年,75家非上市財險公司合計保險業務收入為2342.31億元,其中,國壽財險和中華聯合財險兩家公司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577.84億元、410.16億元,占比高達全部公司的73%。而保險業務收入不足10億元的公司有35家,另外還有8家公司保險業務收入不足1億元。
“大型險企具有更強的品牌效應和客戶資源,對客戶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并且,其強大的資本實力和風險承受力,能夠有更強的競爭承受能力,可以采取更激進的市場策略。”李文中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大型險企通常具有強大的投資團隊,具有更強大的投資能力,保險資金運用的收益更高。還能夠對保險科技進行更多的投入,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競爭能力。
在李文中看來,中小財險公司想要突圍,則需要對細分市場進行深耕,提供定制的差異化保險產品與服務,以更好地適應客戶的個性需求。同時利用好股東優勢資源開展業務,并且與其他機構加強合作,通過合作來實現共贏,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