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詩卉 實習生 陳嘉琪 上海報道
近日,泰康資產、國壽資產、人保資產和中再資產4家保險資管機構發布了今年一季度信息披露報告。其中,除中再資產未披露具體經營數據外,泰康資產、國壽資產、人保資產3家保險資管機構一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1.10億元、凈利潤13.94億元。
頭部保險資管一季度表現穩定
具體來看,泰康資產、國壽資產、人保資產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74億元、13.49億元、3.87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4.98億元、7.43億元、1.53億元。
在資產規模方面,3家保險資管機構合計資產達到了399.61億元,負債為97.79億元。有業內專家表示,保險資管機構的頭部格局保持穩定,保險資管產品投資運作總體審慎穩健。總體來看,保險資管公司的盈利模式會因為保險負債的不同呈現差異性。保險資管機構應當持續打造核心能力,踐行能力驅動戰略,積極提升第三方業務,不斷加強市場競爭力。
這三家機構均為我國頭部的保險資管機構,其中:
國壽資產是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之一,涉足國內外公開市場、公募基金、另類投資等多個領域。截至目前,國壽資產合并資產管理規模超5.7萬億元,第三方業務規模超7900億元,服務實體經濟投資規模超3.3萬億元。
泰康資產成立于2006年,屬泰康保險集團旗下資產管理子公司,截至2023年底,管理資產總規模超3.4萬億元,受托管理的第三方資產總規模超2萬億元。此外,泰康資產養老金投資管理規模超8400億元,其中企業年金管理組合數近900個、管理規模超5300億元,職業年金管理規模超2000億元。
人保資產于 2003 年 7 月 16 日,是經國務院同意、原保監會批準設立的境內第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資產 1.7 萬億元。據悉,人保資產2023年度管理資產規模同比增長14.7%,同時,2023年人保資產實現凈利潤4.98億元,同比增長3.11%。
值得注意的是,6月17日,歐洲權威出版集團“歐洲投資與養老金”(Investment&Pension Europe,簡稱IPE)發布“2024全球資管500強”中,共計11家中國內地保險資管公司進入該榜單。上述三家資管公司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國壽資產、泰康資產、人保資產分別位列全球32位、58位、111位。
此外我國上榜保險資管機構還有:平安資產(全球排名33),新華資產(排名100),太保資產(排名125),太平資產(排名138),大家資產(排名187),華泰資產(排名197),陽光資產(排名206),長江養老(排名211)。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國內資本市場萎縮、匯率不利的背景下,我國多家保險資管機構排名上升,管理資產規模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相當不易。同時,上述人士表示,他注意到不少保險資管機構不再滿足于來自集團的穩定資金來源,而是積極發力第三方機構業務和投研能力的建設。
發力第三方機構業務
保險資管的第三方業務,主要面向保險公司同業,以及銀行理財公司、信托公司、證券公司等類型機構,受托管理同業保險資金、銀行資金、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其中,業內認為組合類資管產品是保險資管機構發展第三方業務的重要突破口。
2023年底,國壽資產第三方業務規模達7200億元,較年初增長28%,而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國壽資產第三方業務規模已經持續增長至7900億元。國壽資產2024年年度工作會議指出,2024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包括,更好統籌服務主業和第三方業務,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努力推動公司發展再上新臺階。
國壽資產副總裁劉凡在去年年底曾表示,大資管時代,發展第三方業務越來越成為保險資管機構共識。
人保資產則表示,人保資產積極把握第三方業務的發展機遇和另類資產的投資機會,在國內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中較早開展了第三方保險機構的專戶管理業務,并積極創新和開展股權投資、基礎設施債權投資業務、資產管理產品等業務,積極籌備公募基金業務,形成了專戶管理、資產管理產品、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和外匯投資等業務多元化發展的格局,與國內各主要金融機構和大中型龍頭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那么,為何近年來保險資管公司愈加重視第三方業務?業內認為,第三方業務是檢驗保險資管全方面能力的“試金石”,是保險資管真正從內部受托走向市場化的標志。
近年來,隨著我國養老金市場得到快速發展,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社保基金在內的養老金產品規模迅速擴大,為保險資管機構第三方業務發展提供了機遇。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十四五”時期我國第三支柱養老體系的加快建設,保險資管面對的資金管理需求將進一步加大。
然而,第三方業務的提升也并非易事,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資產端來看,利率中樞下行,信用風險暴雷,股市動蕩加劇,以及當前的資產荒,都使得保險資管機構在達成投資收益目標和發行資管產品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從資金端看,保險機構的剛性資金成本對保險資管機構的壓力傳導,市場波動導致的收益率波動,并進一步使得集團內部非完全市場化的委受托關系矛盾激化,以及市場化的第三方募資變得更加困難。
一位保險資管機構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整體來看,這幾年第三方業務增長挑戰較大,一方面保險資管相較同業,信托、券商、理財子等優勢并不明顯;另一方面,近幾年,國內整體金融環境壓力較大,投資資產規模縮水,機構客戶主體依然是這幾家,保險資管很難找到增量客戶。
核心競爭力打造是重點
對于怎樣的保險資管產品對機構客戶有吸引力,一位保險資管行業研究員表示,目前有競爭力的保險資管產品通常有一些比較好的項目,比如能夠承接一些收益穩健、安全可靠的項目。然而,在“資產荒”的當下,要有好的項目,母公司自身的資源也非常重要。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曹德云在年初發文分析道,“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保險資產管理業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
“險資面臨的利率風險和再投資風險增加,高負債成本下的高回報要求,資產負債不匹配對應的資產荒等問題,在當前乃至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將格外突出”,曹德云強調道。
面對保險資管挑戰加劇的局面,周瑾認為,長期來看,保險資管機構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于穿越周期的投資與服務能力,體現在投資研究、資產配置、風控合規、投后管理以及客戶服務等方面。尤其是險資作為稀缺的“耐心資本”,愈發需要在當前形勢下堅持價值投資和長期考核。就當前的業務發展策略而言,很多保險資管機構所在保險集團內部的委托業務是基本盤,平均的管理費水平雖然低于市場,但也一定要服務好,也是發展的基礎。未來發展的機遇應該更多憑借市場化的能力去競爭第三方業務,這主要取決于保險資管機構的品牌、資質、團隊、業績和服務等因素,背后對應的是一系列核心能力。因此要提升第三方業務,必須打造核心競爭能力,踐行能力驅動戰略。
責任編輯:劉天行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