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海人壽“掉鏈子” 寶能系如臨深淵)
7月12日,寶能系中山潤田投資有限公司一紙舉報,讓中炬高新的股權爭奪戰再次擺上臺面。
在舉報信中,中山潤田直指,中炬高新現任董事和監事聯合中山火炬工業聯合有限公司、中山火炬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涉嫌通過虛假訴訟、操縱證券等造成上市公司及股東約500億元巨額經濟損失。
對于這份舉報,中山火炬集團則在隨后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回應稱,“該舉報內容肆意抹黑,捏造、歪曲事實,惡意損害他人聲譽,擾亂上市公司正常經營秩序,嚴重損害了上市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
雙方各執一詞,難辨真假。但從目前情形來看,形勢似乎對寶能系十分不利。由于自身陷入流動性困局,中山潤田所持中炬高新的股權不斷被拍賣,逐漸失去了后者的控股權。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以來,中山潤田所持有的中炬高新股份遭到多次被動減持,其持股數量已經從原先的24.23%降到年末的14.73%,今年5月其持股比例進一步9.58%,第一大股東之位易手于火炬集團。
實際上,不止是中炬高新。在南玻A、韶能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里,寶能系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曾經手握巨資大殺四方的寶能系如今似乎成了“隆中困獸”,而這一切則是從寶能系資本“打手”前海人壽“掉鏈子”開始。
前海人壽是保險行業的“新兵”,成立于2012年,成立時公司總資產只有17.3億元。不過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前海人壽憑借激進的經營風格,在中國保險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成立第二年,前海人壽規模保費便突破百億元大關,并且實現了盈利,打破壽險“七虧八盈”的規律。成立第三年,前海人壽的總資產已超過2000億元,躋身壽險業前十。
手握巨額資金的前海人壽,在中國資本市場掀起血雨腥風,令不少上市公司聞之喪膽。2015年下半年,前海人壽因舉牌萬科打響“寶萬之爭”,一戰成名。
也正是這一年,前海人壽多次舉牌后入主了中炬高新。資料顯示,2015年4月,前海人壽買入中炬高新股份總數4000萬股,占股份總數的5.02%,實施首次舉牌。到2015年年末,前海人壽已通過保險產品和自有資金的方式合計持有中炬高新23.29%的股份,超過火炬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
當年12月,前海人壽還聯合鉅盛華等通過二級市場大量買入南玻A 股份,到2016年9月底,寶能系已將南玻A 24.39%的股份收入囊中。此外,前海人壽還相繼舉牌了韶能股份、南寧百貨、合肥百貨、明星電力等上市公司。
但前海人壽這一系列舉牌行為大多遭到上市公司激烈反抗。比如在舉牌萬科時,萬科CEO王石曾痛斥姚振華是“野蠻人”,引發軒然大波。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注意到險資“圍獵”上市公司帶來的風險。原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某次會議上脫稿批評發表了著名的“妖精論”,猛烈抨擊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是“妖精、害人精,野蠻人”,直指險資“用來路不正的錢,從門口的野蠻人變成了行業的強盜”。
劉士余所言的“來路不正的錢”,并非保險資金本身,而是指向“用大眾資金從事所謂的杠桿收購”。而撬動大眾資金砸向資本市場舉牌的“杠桿”正是萬能險。
萬能險是一種傳統險和投連險的結合的產品,投保人可以任意支付保險費,也可以任意調整死亡保險金給付金額,所繳保費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于保險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資賬戶。
而且保障和投資額度的設置主動權在投保人,投保人可根據不同需求作出調節;賬戶資金由保險公司代為投資理財,投資收益上不封頂、下設最低保障利率。
萬能險憑借繳費靈活、保障可調的特點,并且兼具生命保障與投資收益的雙重功能,逐漸成為網紅級金融產品,這也成為壽險公司吸收保費的利器。
然而在實際操縱中,由于萬能險為搶占市場進行了“長險短賣”,而資產端又集中投資于股權、不動產等變現能力較差的資產來“短錢長配”,形成了期限錯配,極易引發流動性風險。
這也引起了監管部門注意。2016年12月,保監會叫停前海人壽開展萬能險新業務,這一整治被視為劍指險資“舉牌”、“杠桿收購”的重拳;2017年2月,保監會先后在其官網發布了針對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的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對時任前海人壽董事長姚振華給予撤銷任職資格并禁入保險業10年的處罰。
屬于萬能險的時代落下帷幕,前海人壽被強制“斷血”,在資本市場再難呼風喚雨。2019年,前海人壽保費收入規模及增速顯著下降,由2019年765.39億元下降至2021年718.41億元,當年歸母凈利潤約為1.16億元,同比下降約90%,扣除大股東支付的一筆26億元營業外收入,當年凈利潤虧損超過25億元。
2022年一季度,前海人壽保費收入109.55億元,比2021年同期的510.14億元驟降78.53%,單季度虧損額達到了23.23億元。
與此同時,前海人壽還陷入權力斗爭的漩渦。2021年3月,原董事長張金順以個人原因為由辭職,去年7月11日,寶能集團決議免去沈成方的公司董事職務、免去陳琳的公司監事職務;決議免去沈成方的公司總經理職務。至此前海人壽進入無董事長、無總經理、無監事長的狀態,被業界人士戲謔為“三無公司”。(內容來源|商業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