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再保險而言,接下來在穩定“投資收益”之余,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然稍有意外,又是業績“掛虧”。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近年來,受巨災、疫情損失等影響,全球再保險企業業績狀況普遍不佳。2022年,即便是中國再保險業的頭部企業,也不盡如人意。
3月28日晚,中國再保險(01508.HK)披露2022年度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去年實現總保費收入1697.65億元,同比增長4.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8.71億元,同比下降68.6%。
中國再保險表示,歸母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地緣政治沖突、宏觀經濟承壓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大幅波動,部分投資業務出現損失,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剔除上述投資業務損失影響,該公司經營業績基本符合預期。
而背靠行業環境的暗淡,中國再保險不僅僅是業績掛虧,其股價也已然“跌入冰點”,面未來發展格局的不確定,于投資者的視角,不禁為其感到擔憂。
各項業務喜憂參半
盡管全年錄得虧損較大,但集團有些指標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2022年,中再集團財產再保險業務同比增長19%至618.19億元,占集團保費總收入的35.4%,凈利潤10.65億元,同比下降55%;綜合成本率下降1.17個百分點至98.11%,其中,賠付率65.42%,同比下降0.26個百分點;費用率32.69%,同比下降0.91個百分點。
同期,集團境內財產再保險業務中非車險業務總保費收入人民幣336.40億元,同比增長24.9%;非車險業務占比79.9%,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農業再保險的分保費收入109.11億元,同比增長35.3%,成為中再分保費收入最高的險種。
此外,境外財產再保險及橋社業務保費收入196.21億元,同比增長16.6%;綜合成本率下降3.29個百分點至94.03%。
中再集團對此表示,2022年把握費率上漲趨勢,主動調整業務結構,保費規??焖僭鲩L。雖然受到俄烏沖突及其他自然巨災影響,但承保效應依然顯著改善。
但相對而言,其人身再保險業務表現下降較多。人身再保險部分保費收入人民幣663.85億元,同比下降4.3%,占集團總保費收入的38.0%;凈利潤人民幣12.23億元,同比下降55.5%。
其中,中再壽險(合并中再香港)分保費收入人民幣663.03億元,同比下降4.3%;規模保費人民幣717.15億元(含儲蓄型非保險),同比下降3.7%。2022年,財產險直保業務分部(即大地保險)保費收入人民幣463.61億元,同比增長6.6%,占集團總保費收入的26.6%。凈虧損人民幣9.79億元,綜合成本率103.06%,同比下降3.50個百分點。
因此,直保業務堪憂,綜合成本率居高不下,從凈利潤的貢獻來看,這一塊業務挺雞肋,有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投資收益“折戟”
可以說,此次中國再保險凈利潤承壓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收益的下降。
據年報顯示,2022年中國再保險總投資收益57.52億元,同比下降達63.3%,總投資收益率1.79%,同比下降3.20個百分點。凈投資收益127.21億元,同比下降8.1%,凈投資收益率3.97%,同比下降0.43個百分點。
具體看來,中國再保險人身再保險分部投資收益由2021年的70.91億元下降41.5%至2022年的41.47億元;財產再保險分部投資收益由2021年的33.00億元下降15.5%至2022年的27.88億元。
談及投資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國再保險在財報中稱,受地緣政治沖突、宏觀經濟承壓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大幅波動,部分投資業務出現損失,股權與基金投資收益同比大幅下降。
根據中國再保險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中國再保險股權與基金投資收益虧損約7億元,同比下降達111.56%。
不過虧損的另一端,中國再保險的管理資產仍快速增長。截至2022年末,中國再保險管理資產余額為4229.60億元,其中集團總投資資產3206.97億元,同比增長0.1%;管理的第三方資產余額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22.63億元,較上年末大幅增長295.3%。
也不能忽視的一個點在于,中國再保險的2022年半年報中顯示,長城資產于2022年8月26日公布其經審計的2021年度財務數據,基于長城資產管理層向其提供的長城資產未來經營業績預測數據,經審慎評估,中國再保險對長城資產項目計提了減值準備5.48億元。
正因如此,使得中國再保險2022年中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降幅增加,以致超出業績預減公告披露的降幅40%至50%區間,達到58.1%。
二級市場淪為“仙股”
中國再保險是經國務院批準,在原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1996年1月成立)基礎上組建的中國唯一一家國有獨資專業再保險公司,于1999年3月18日正式成立,2003年8月在原中國再保險公司基礎上改制成立的國有獨資保險集團公司。目前,其業務包括財產再保險、人身再保險、財產險直保、資產管理以及保險中介等其他業務。
中國再保險于2015年10月26日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共向全球發售57.7億H股,發售價為每股H股2.7港元,共集資155.79億港元?!睹咳肇攬蟆逢P注到,全球發售15家基石投資者中,包括國內知名企業長城國際、國網英大、中廣核,與其業務合作關系密切的保險行業龍頭企業中國人保和中國人壽,以及國開金融、Prudential、惠理香港等境內外知名投資機構。
但尷尬的是,上市以后其二級市場表現很差。上市時,由首日開盤價2.77港元一路下滑。隨后在1.5港元附近盤整,2020年2月19日股價跌破1港元,成為仙股,此后徹底低位徘徊。
自高位以來,其股價已暴跌80%。截至2023年4月4日收盤,股價報0.53港元,市值225.1億港元。相信,除了受公司自身基本面影響,也與保險行業這兩年下行預期有重要關系。
于行業內,在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外資再保險在中國投入也在加大,像2021年底的,瑞再北分獲批增資30億元;2019年-2022年,漢諾威再上分四次大幅增資;2022年11月,該公司注冊資本獲批由57.25億元增至72.5億元。
2022年,我國保險業原保費收入達到4.7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達到27.15萬億元,繼續位居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而再保險公司紛紛在華增加投入,無疑是中國保險業務規模增長以及業務發展需要,但對于中國再保險而言,則是增加了競爭壓力。
分析未來,中國在保險方面還是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同時,風險本身也在發生變化,直保公司對于新興風險的再保險需求增長很快,業內又尚且發展不充分,如缺乏數據積累和風險定價模型等等。
因此,對中國再保險而言,接下來在穩定“投資收益”之余,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然稍有意外,又是業績“掛虧”。
責任編輯:宋源珺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