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常會:加快商業養老險發展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李皓潔)12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支持開發適應60歲以上老人需求的醫療、意外傷害、長期護理等保險產品;提升商業保險產品和服務質量,鼓勵提供涵蓋醫療、照護、生育等多領域的保險產品,逐步將醫療新技術、新產品等納入健康保險。發展面向新業態從業人員的保險產品;推進保險市場對外開放。
會議指出,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5億人,但基本沒有適應他們需求的商業保險產品,針對其他群體的保險供給也存在短板,為此要發展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既為應對老齡化提供支撐,又滿足群眾其他保險需求。
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企業和居民個人共同承擔的三支柱基本養老保險體系,即第一支柱為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團體養老險等,第三支柱為個人商業養老險。
不過,“總體來看,政府對于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在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和養老產業發展中的作用重視程度仍有待提升,尚未將商業養老保險列為應對老齡化挑戰的重點發展行業,并制定專門的發展戰略和規劃”。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政協第十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上表示。
在12月30日舉行的第九屆社會保障論壇上,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也提到,從三支柱體系看,我國和國際上發達國家相比還具有差距。例如,美國第一支柱占比比較小,為10%;第二支柱是主體,超過60%;第三支柱發展的占比接近30%,而我國第一支柱占比過大,2016年的數據占比是74%,差不多3/4是政府的公共養老金;第二支柱占比是23%;第三支柱還是一個零頭,這反映了我國在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方面是失衡的。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發展多層次長期護理保險,鼓勵保險公司為參保群體量身定制個性化居家護理服務產品,覆蓋全部有需求的老人。發揮保險資金優勢,激勵各種方式參與到養老服務、康復管理、醫療護理、休閑康養等養老健康服務設施和機構的投資上來,增加養老服務供給。
據統計,2019年,保險公司累計開發銷售養老年金保險產品830款。目前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太保壽險、太平人壽、人保壽險以及泰康人壽6家壽險公司可供65周歲(含)以上老年人購買的保險產品達到640余款,產品覆蓋了老年人身故、意外傷害、醫療、疾病、護理、養老年金等風險。
此外,從擴大供給角度看,從年初至今,我國先后推出多項保險業擴大開放政策,為外資險企進入中國帶來多項便利。例如在今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明確取消合資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時點的通知》指出,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達100%。由此有望推動外資股東陸續選擇增持保險股份。
責任編輯:張緣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