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1988年,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誕生于深圳蛇口,作為中國較早成立的股份制保險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長為我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中國平安總資產從2012年的28443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01420億元,十年來,總營收從2994億元增長到11804億元。
中國平安依托綜合金融優勢,公司充分發揮綠色保險、綠色投資和綠色信貸作用,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平安始終堅守金融主業初心,強化保險保障功能,增強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民生能效。中國平安始終堅定服務國家戰略,在引領高質量發展方面交出了不俗的答卷。
凝聚合力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2021年10月份,《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布,碳達峰碳中和有了發展路線圖。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我們持續深化綠色金融布局,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國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CEO、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表示,平安全力支持國家“雙碳”目標達成,在深化綠色金融布局方面,中國平安大力發展綠色投資、綠色信貸和綠色保險等業務,截至6月底,綠色投融資規模已達2493.55億元。
作為一家業務多元的綜合金融集團,中國平安已實現全金融場景覆蓋,總資產規模超9.5萬億。在此背景下,中國平安全面梳理了目前在“綠色貸款、綠色投資、綠色保險”等三方面綠色金融規模現狀,并基于此進行了未來1年、3年及5年的目標測算和任務分解,承諾“綠色投資規模每年增速不低于20%,綠色保險保費每年增速不低于70%,到2025年,力爭實現投資+信貸規模4000億元、綠色保險保費總額2500億元”,希望以負責任的態度和實踐助力國家實現2060碳中和目標。
作為“西電東送”的重大工程,白鶴灘水電站是長江“清潔能源走廊”的重要一環,總裝機容量達1600萬千瓦,待全部投產發電后,其一天發電量就可滿足50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自2018年起,平安銀行便持續通過發行綠色債券以及提供綠色信貸等形式支持白鶴灘水電站項目工程建設;2021年3月份,平安銀行再次發行碳中和債券30億元并直接投資15億元,助力白鶴灘水電站“七一”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目標的實現,為國家“碳中和”目標添磚加瓦。這是全市場規模最大、期限最短的碳中和債券之一。自2016年起,平安產險作為首席承保人,承保了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右岸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保額達61.19億元,承保份額70%,為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建設提供自然災害及意外事故保險保障。
中國平安以綜合金融手段可以全面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比如平安資管將清潔能源、生態環保、綠色基建作為投資重點,持續加碼,僅2021年就新增投資266億元。中國平安發起設立了保險資金雙碳基金,投資于青海黃河共和光伏項目;成功注冊了廣西交投項目,這是國內較早經綠色認證的綠色保險債權投資計劃。平安人壽以現金增資方式向中廣核風電公司投資20億元,助力中廣核風電在風電和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等領域的開發運營。
此外,從現有的保險產品來看,大部分保險尤其是大型項目、復雜風險、巨災風險背后,一般都有再保險公司在背后提供最終保障。再保險處于保險產業鏈的終端和頂端,在產業鏈中是風險的最終承擔者、行業技術的引領者和全球化的先行軍。平安產險是中國“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的成員之一,2013年至今為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的設施提供風險保障服務。
中國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常務副總經理陳心穎表示:“未來,我們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布局,響應共同富裕、‘雙碳’目標、科技創新等政策要求,在區域發展、碳中和與新能源、產業升級、科技投資方面增加配置。”
科技創新 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金融服務有溫度更要有精度。平安緊密圍繞主業轉型升級需求,運用科技助力金融業務促進銷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控制風險。依靠自身多年的科技積累,打通前中后臺系統,搭建起“智慧服務與管理平臺”。中國平安現有客戶規模2.27億,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平安的客戶。
平安壽險智能投保雙錄創新融合智能視覺、語音識別等技術,實現雙錄全流程的智能合規檢測,已在8家分公司推廣使用,2022年上半年累計完成超78,000件案件智能質檢;構建理賠智能審核系統,試點機構累計完成超7,400件復雜案件的全自動理賠,理賠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超21%。
同時,平安產險依托自然災害風險平臺、“平安企業寶”APP以及風控專業隊伍,為客戶提供多元化風險管理服務。2022年上半年,平安產險累計參與線上及線下自然災害、火災、意外事故風險隱患排查超13萬次,為超3.8萬家企業客戶和重點工程項目提供防災防損服務。
2018年3月,四川省犍為縣遭受十年不遇之旱情,時值油菜重要生長季節,境內油菜大面積受災減產,涉及農戶3萬余戶,涉災的4萬余畝油菜分布區域超800平方公里。為解決損失分布廣、損失程度難確定的難題,平安產險多次走訪調研,大膽提出遙感測產的設想。最終,平安產險迅速整合資源,梳理技術路線,并快速落地行動,在油菜收割后7天便完成全部定損數據整理。在收獲后1個月內,所有鄉鎮就金額均達成一致,大幅縮短種植險的定損時效,獲得政府農戶多方滿意。本次理賠是行業內衛星遙感測產的有效嘗試,后續該方法在各類農作物受損場景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與推廣。
2019年8月,臺風“利奇馬”襲擊浙江,平安產險迅速開展抗臺救災行動,調度理賠查勘人力1500人,投入查勘車輛600臺,施救車輛560臺,通過線上化平臺開啟快速理賠通道,專業高效處理2萬多筆案件,最快一筆賠付僅耗時兩分鐘,單筆賠付618萬元僅耗時10天。
應變克難 護航實體經濟發展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是金融的天職,也是金融的宗旨。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以中國平安為代表的金融企業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部署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發揮“穩定器”的作用,助企紓困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穩經濟的重要基礎,也是穩就業的主力支撐。2021年,平安產險累計服務小微客戶254.6萬,其中100.8萬客戶為吸納新市民較多的“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40%。2022年,針對疫情影響之下小微客戶特點和需求,定制便捷的“小微套餐產品”。支持在線投保,無需人工報價;方案簡單易懂,保險責任明確;支持自助批改,減少線下奔波。平安產險還在業內創新推出“小微快易免”理賠服務,簡化理賠流程,提升理賠效率。
針對中小微企業高成本、高風險、高價格和無報表、無信評、無抵押的“三高三無”特點,靈活發揮傳統銀行信貸和非銀信貸相互補充作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如平安銀行基于“星云物聯網”的全流程風控模型,將微信、支付寶賬戶流水等新形式納入甄別收入還款能力評估,有效幫助中小微企業和偏遠地區農場主融資;同時減費讓利,應免盡免、應降盡降,2022年上半年,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支付結算手續費金額達7940萬元,降費政策累計惠及金融消費者69.2萬戶。此外,平安銀行推出“宅抵貸全國通”業務,異地創業打拼的新市民可以通過抵押老家物業進行貸款,從而在異地創業就業中獲得金融支持。陸金所控股革新小微融資的流程和體驗,創新推出“行云”AI放貸,建立起融資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精準鏈接,借款人與AI客服面對面交流即可借款,大幅地提升了小微企業融資的可得性。
一脈相承,薪火相傳。作為中國領先的金融企業之一,自1988年誕生于蛇口的第一天起,“以人民為中心,以民族復興為己任” 就成為中國平安的最高追求、立業初心。經歷33年艱辛曲折、艱苦創業的發展,伴隨時代的春風,搏擊創新的浪潮,中國平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主要指標已位居世界金融保險業前列。
中國平安的每一步跨越,都與中國經濟發展變革同頻共振。正如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2021年中國平安年報致辭中所說,燈塔指引航程,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續奮斗、接力探索的結果。面對新一輪數字經濟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機遇,平安價值文化薪火相傳、與時俱進,必將引領全體平安人二次創業再出發,共同挺進新征程,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下求索、奮發努力。要繼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新時期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余坤航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