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互助沒有迎來春天。
繼百度燈火互助、美團互助關停后,輕松互助、水滴互助近日也宣布關停。
互聯網平臺互助業務相繼關停,引起了公眾對網絡互助的關注。
一切都有跡可循。
1月22日,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時,特意就“美團關停網絡互助”進行回應,認為“美團互助偏離美團主業和逆選擇風險不斷增加,是其關閉的主要原因。”
整個回答用時26秒,著墨不足200字。話不多,但釋放出的信號卻很豐富。
1月25日,保契君寫過一篇名為《一場重要發布會透出的網絡互助行業新動向》的文章,從多個層面感知監管脈搏、剖析行業風向,受到業內高度關注。
其中,在研讀監管部門“下一步,我們還將對網絡公司做互助業務進一步的關注,了解其運行的方式和風險情況,再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謝謝。”的話外音時,保契君認為:美團關停僅僅是個開始,不會是唯一一家。
只是,后續的“關停”來得太快。
巨頭接連離場,留給人們的思考才剛剛開始。
兩個層面吧。
第一,網絡互助有風險,但也有價值。
網絡互助的風險和問題,之前我們講過太多,今天重點講講它的“合理性”。
一個事物從無到有,一定是因為它在某一時刻、某一階段有其產生并存在的必要性。
日常生產生活中,每個人都面臨生老病死殘的風險。靠什么去解決這些風險呢?除了增強安全意識、小心行事之外,商業保險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保險是有門檻的,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
于是,加入費用和準入門檻均遠低于傳統商業保險的網絡互助便應運而生。
網絡互助不是保險,法律地位也不明晰,但并不妨礙我們探討它的存在感。
網絡互助對于沒有商業健康保險,大病保障水平較低的低收入群體是有吸引力的。實際上,很多白領也廣泛參與其中。
客觀來說,網絡互助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中發揮了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病致貧、返貧等社會性問題,照顧到了商業保險沒有關照到的群體。
當然,有人會說,大多數網絡互助平臺建立的初衷是為了尋找切入保險行業的契機。這是商業邏輯層面的分析,我們暫不做評判。
但有一點,網絡互助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已成當務之急。當前的網絡互助業態和生態,都略顯簡單和粗暴,決定了其很難長遠發展下去。
有問題,去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先找原因,再去找解決辦法,這才是對癥下藥之道。
要給網絡互助找到出路,而不是切斷后路。
第二,所有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網絡互助也不例外。
2020年9月,銀保監會打非局曾在銀保監會官網發布理論文章《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明確指出有的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于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淀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顯然,網絡互助和人在打交道,更是和“錢”在打交道,具有“類金融”特點,應該全方位納入監管。
網絡互助作為一種新興業態,監管部門需要系統、全面、審慎、深入地研究,尤其是其可能引發的各種風險,提前部署、及時干預,防患于未然。
圍繞網絡互助監管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數位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建議加強網絡互助頂層設計,解決監管真空問題。一些專家結合網絡互助特點和監管職責,建議把網絡互助納入到銀保監會的監管中來。
大家的初衷是一致的:及時出臺相關監管規范,規范經營行為,補齊制度短板,讓監管和發展都有據可依,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當前,網絡互助在一定程度上超過現有的監管規則,這就需要監管機構及時與行業進行溝通,以包容的態度最大程度上實現完善規則與鼓勵創新之間的平衡。比如,對行業設立準入門檻,符合要求的平臺才能上線,而不是隨意關停等。
當然,目前也有觀點認為,水滴、輕松關停互助業務是出于上市前剝離政策風險較大的業務的考慮,為上市之路掃清障礙,這并非不可理解。
主動關停也好,被動關停也罷,根子都在網絡互助行業“無主管、無監管、無標準、無規范”的“四無”境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