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立一個行業的生態,往往需要幾代人的探索和努力。而基于企業責任和商業利益雙軌并行之下的源動力,或許才能夠塑造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當老齡化社會邁進,長壽時代之下,如何解決我們的養老問題?當代中年如何解決父母的養老問題?已是時代之問,迫切之問。
近年來,養老問題所受矚目程度之深,推進解決的力度之大,可以說前所未有。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首次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今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著重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明確了“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加強老年健康服務,深入推進醫養康養結合……”
這是歷次“五年規劃”中第一次將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保險業,作為與健康養老密切相關的金融子行業,對于探索推進養老事業、發展養老產業,則有著當仁不讓的使命,與深化行業價值的源動力。
作為保險行業的監管部門,銀保監會第一時間發聲,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方向。
銀保監會表示,將做好工作,穩妥有序推進養老金融試點,發揮商業養老保險在第三支柱建設中的作用,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第三支柱相關制度建設。
其實,在此之前,銀保監會等13部門已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表示積極參與多層次醫療、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探索在社會服務領域創新產品,提升保障水平;支持保險資金投資健康、養老等社會服務領域。從保險保障和險資投資兩個維度,深入擴大養老金融和養老服務的供給。
從我國當下的養老模式來看,包括機構養老(傳統養老院)、居家與社會服務相結合養老、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背景的養老社區)、居家養老(傳統模式)、旅居式養老、抱團式養老等等。
縱觀社會實踐,機構養老是目前比較成熟的業態,從機構養老的參與主體來看比較多元,除了社會福利性養老院外,商業養老主要為房地產系、保險系、上市公司投資的養老社區。機構養老從經營屬性來看,包括福利性(非營利性)機構和商業性(營利性)機構。福利性機構能夠獲得國家相關的政策補貼,而商業性機構則按照市場規則進行操作。
然而,目前的社會現實是,一方面福利養老一床難求,另一方面盈利性機構的入住率不高。其中,商業性養老機構由于投資周期長,前期投入大,運營專業復雜等問題,導致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常常陷入虧損的旋渦。與此同時,從整個行業來看,我國養老產業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并未出現養老服務的龍頭企業,也沒有成功的養老盈利模式可供復制。
一份關于老齡產業的發展研究報告估算,一個占地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養老機構,能夠容納的床位100張,前期建設成本就需要450萬元,每年的運營成本需要186萬元。在實際運營中,養老產業人力成本占比約為50%,入住率達到80%才能與成本持平。綜上,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的養老機構,能夠實現盈利的不足10%。
商業養老機構不能夠實現盈利,核心原因是什么?源于養老支付端的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目前商業性質的養老社區,一線城市里一張床位每月需要支付的費用動輒上萬元,而一些養老城市的費用也突破了5000元,與當下我國人均養老支出存在著巨大的缺口。
對比日本的養老產業,他們的養老投入約占GDP的1%,其以介護保險體系為支撐的養老模式約可支付機構養老費用的80%。而我國的長護險試點才剛剛起步,依靠長護險解決解決部分人口的養老問題還道路漫長。
保險系養老機構如何破題?如何在普遍虧損的養老業態中找準自身的契合點?保險如何以戰略協同創造反哺養老的盈利模式?保險業用延長保險上下游產業鏈條,以資金的規模和時間置換收益,進行了實踐。
具體來看,頭部保險機構斥重金建設運營高端養老社區,與高凈值客戶的大額保單形成資源協同,為保險消費者或其長輩鎖定一個高端養老社區的入住權。養老產業、養老服務、養老社區,成為了保險康養醫療產業鏈條中體現價值的重要一環。
泰康保險集團是保險布局社區養老的先行者。泰康保險將全球新型養老方式與我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全國候鳥式連鎖養老社區,把養老社區打造成一種可持續的老齡生活的結合體,打造活力、健康、文化、藝術和智慧的養老新模式。目前,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已在全國22城布局,7城開園運營,入住居民超4000人。
大家保險集團成立一年多來,先后推出“城心養老”“海外養老”“旅居養老”三條產品線。其中,“城心養老”通過“高品質持續護理養老社區+社區嵌入式護理站”模式,提供從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到專業護理的一站式養老服務。目前北京3家高品質養老社區、2個護理站已完成布局。
在正在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平安集團面對國家巨大的養老缺口表示:一方面,積極介入前端健康管理,建立互聯網醫院;另一方面,平安積極探索“高端康養+居家養老”一體化模式,搭建養老服務生態。目前,平安集團已開始布局機構養老,即將推出首個高端康養項目。
養老社區的投資回收期長達10-20年,在踐行國家戰略和企業責任之外,保險公司投身商業養老產業的根源如何?
保險機構在保險產品的設計中,嵌入了商業養老社區的入住權益,對于使用了此項權益的保險消費者,經合同約定,其養老型年金的收益率水平可以下浮1%-1.5%。以一份預期收益為4%的普通年金為例,在兌現養老社區的入住權之后,消費者自愿下調收益,從而形成了一個較為可觀的利差。
假設一家保險集團養老社區的投資規模達到300億元,可以撬動嵌入養老社區入住權發行的保險年金產品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1500億元規模的保險資金,一方面根據合同約定下浮1%-1.5%的收益率,另一方面通過保險資金運用工具進行投資,實現保險資金投資的行業平均收益水平5.4%,所能夠形成的正向利差是可觀的。
保險行業與養老產業的戰略協同反哺了養老社區,并塑造了一個穩定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長期來看,當我國進入平穩發展周期,養老社區的投資價值將更加明顯。作為一個與生命周期為伴的行業,保險業可運用資金的長期優勢、規模優勢和保障投資協同優勢,都在投身養老社區中得以凸顯。
目前,除頭部險企外,一些中小險企運用保險資金的長期杠桿,正在尋找長期規模資金與社會養老服務結合的切入點,撬動著更為豐富的社會資源投入養老事業。
解決養老問題,實非一個行業,幾家機構能夠企及。
目前既有的商業養老模式,主要集中在建立高端養老社區,滿足高端養老需求,提供有品質養老服務的維度內。
而更廣泛地解決全社會的養老問題,則需要政府層面增加養老投入、推動養老創新,探尋能夠全面解決養老問題的根本之策。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保險業能不能出現“曉華姐”
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