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
這一天,我們中有多少人因地球母親的3分鐘告白而動容。
“我是地球,已不停歇地轉動了45億多年。你們自誕生之日起,就習慣了我的富饒慷慨,卻忽視了我的脆弱。”
溫室氣體匯集、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喪失……我們的地球母親,已傷痕累累。她欣喜于我們的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不懈努力,她期待著我們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早日實現。
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更是當代中國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繼“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建立綠色發展基金之后,2020年10月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再度提出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強化綠色發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發展綠色金融”。
建設美麗中國是各行各業必須承擔的責任和使命。在這張擘畫著生命顏色的圖紙上,金融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支有生力量。綠色保險作為綠色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理應在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中發揮更為顯著的作用和擔當。
綠色保險是一種市場化、社會化的環境風險治理機制。狹義來看,具有代表性的險種是環境污染責任險和巨災保險;廣義上,則指在適應綠色發展過程中,為解決因經濟社會活動中的環境問題衍生出的環境風險,而提供的一種保險制度安排和長期治理機制。
具體而言,在保障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促進節能減排、實現氣候變化的適應與應對中,所用到的兼顧風險管控和資金運用的手段,都可作為綠色保險的創新發展方向,一如綠色建筑保險、天氣指數保險、綠色信貸風險保障類產品等。
近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亞洲博鰲論壇上發聲,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應對氣候挑戰,要在投資風險管理框架中納入氣候風險因素。
而應對氣候風險,正是保險業的優勢所在。其在量化相關風險方面有諸多的數據積累,除了直接給相關實體企業提供風險保障,也可以為其他金融機構在風險量化方面賦能。
01
探路者先行
頭部險企開拓綠色保險需求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企業為應對氣候變化和踐行節能減排,均在向可持續的生產運營方式轉型,市場亟需更多創新型綠色產品和服務。在有關部門政策引導與推動下,保險公司也正逐步向綠色發展轉型中邁進,積極調查、研究、挖掘并引領企業的市場需求。
大型保險集團已率先開始行動。
2020年,中國人壽集團通過環境污染責任險為1830家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超30億元,為1.3萬家綠色產業企業提供財產風險保障近萬億元。投資方面,僅2020年,中國人壽新增綠色投資306億元,特別是與國家電投聯合推進的國家級清潔能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向京津冀地區輸送綠色電力,有效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綠色用能需求。
中國平安則明確了自身在綠色發展中的行動方針:進一步豐富保險產品和服務,例如新能源汽車保險、綠色建筑保險及綠色增信保險、氣候和綠色大宗商品指數保險等。在此指引下,綠色投資規模每年增速不低于20%,綠色保險保費每年增速不低于70%,綠色信貸余額每年增速不低于20%。到2025年,力爭實現“綠色投資+信貸規模”4000億元、綠色保險保費總額2500億元。
對氣候變化及巨災風險的研究,一貫以來都是中國太保傾力投入的重點項目,其自主研發的“風險雷達”融合風險大數據,創新風險評估體系,自發布以來已完成37萬余份風險查勘報告,提出31萬余條改善建議,建立24萬余個客戶風險檔案,實現自然災害和承保業務的風險識別及預警,有效提升企業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2020年,中國太保在24個省市開展了氣象指數保險項目,為5.3萬農戶提供了超過14.6億元的氣候變化損失保障。
02
潛行十三年
環責險投保規模仍待提高
盡管保險公司已從保險保障和保險投資兩端展開了各式各樣綠色金融探索,毋庸置疑的是,我國保險業的綠色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雖有政策支持,但在實際落地層面仍亟待加強。即使是發展最早、政策和實踐更為成熟的環境污染責任險,目前就其推進情況而言并不樂觀。
綠色保險中的代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以企業發生污染事故對第三者造成的損害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為標的的保險。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起步于2007年。2013年,原環境保護部與原保監會印發《關于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截至2020年12月,全國31個省(區、市)均已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
十三年時光并不短暫,試點效果如何?《中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問題與分析》中指出,2015年至2017年間,中國環責險投保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保費收入不斷增長,保險費率有所下降。然而,全國范圍看,投保企業的數量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例仍不足5%,環責險保費占責任險保費仍不足1%,保險費率仍高于一般責任險的平均保險費率,投保規模有待提高,產品性價比有待進一步優化。
這一數據略顯尷尬,既表明企業投保意識和動力相對不足,也體現出保險公司經營環責險的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提供環責險產品需要保險公司具備環境領域的專業知識和風險管理數據。但由于歷史上環境污染事件的處理方式多為行政罰款,較少通過訴訟途徑解決,減少了企業投保環責險的必要性,也導致多數公司基礎數據匱乏,難以進行科學合理定價,極大增加了環責險產品在定價和損害賠償服務方面的難度。
此外,對高風險企業強制投保的法律約束、對污染者追責力度的缺失,加上環責險承保范圍狹窄,企業環境信息不透明等重重桎梏,影響了環責險的落地實施。
由此,為環責險推行提供立法保障刻不容緩!
在綠色經濟的發展藍圖上,政府層面應當為綠色保險產品的創新發展厚植豐沃的土壤。
全球經濟“綠色復蘇”的背景下,先鋒企業都在調整自身商業模式,努力提高環境風險管理能力,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
具有生態環境損害補償和增益獎補、維護污染受害者合法權益、減輕政府和企業經濟負擔等功能的綠色保險,在美麗中國建設中具有獨特的作用。
回應地球母親,回應時代需求,綠色保險將成為撬動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保契銳評丨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保契銳評丨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金融反腐不應投鼠忌器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