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可以掌握時間的輪盤,往前撥轉10年,人們的養老之慮還未得到真正的體會,已有保險企業投身其中,奠定了先發優勢;往后撥轉10年,多層次不同體量的保險主體或已形成了特色獨具的養老模式,百花齊放。
時值今日,行至破解老齡化這一“百年之慮”的十字路口,何以讓金融攜手養老服務,讓更為豐富的保險力量照進養老現實,成為開啟多層次、多支柱養老體系產業之門的一把鑰匙,堪稱當下亟待保險行業探討之方向。
近日,一場保險業內關于“保險養老融合與發展”的討論,以直言不諱、開門見山之誠意,共議保險攜手養老的下一城。
在國家戰略引導下,在保險發展驅動下,保險業從產業融合、運營管理、醫養服務、代系維護等等,多角度展開著全面的探索與實踐。頭部保險機構以重資產、輕資產或二者結合等多種方式,兼顧行業的資金優勢、產業協同與客戶優勢,投身大養老生態之構建。縱觀已經入局養老社區的保險企業,多已貫通了負債端、投資端和服務端,形成了與自身資源稟賦、戰略規劃相契合的保險康養商業模式。
康養,堪稱最為復雜的社區化場景之一。毋庸諱言的是,從當下養老產業的發展速度與潛在養老需求的增速相較,目前之探索或許仍有待豐富,保險能夠為養老事業前行與發掘之領域甚眾。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消費水平人群的養老歸屬方向仍需明確;專業養老文化之塑造、養老服務人才之緊缺、養老與保險的融合發展等問題,亦需更多的產業實踐者予以解答。
作為對于人類生命周期感悟至深的行業,保險養老的先行者們正在“以長者為本”,以運營和服務為先,以與保險的融合發展為錨點,創新著“智慧化、科技化、智能化”的養老新領域。
與保險行業競相“照進”養老現實相應的是,銀發經濟對社會的推動與反哺、長者群體的商業價值也在體現。正視老齡化,樹立積極的老齡觀,發掘與開發長者資源、發展銀發經濟,為長者創建一個有為、快樂、成長的社區生活場景,助其安享、樂享康養生活,也成為社會進步的階段性使命。
行百里者半九十。打通保險與養老融合的最后“十里路”,需要更多的行業主體,穿透更為冷靜客觀的投資視角,秉持更為精準科學的資源考量和更為堅定的戰略導向,沉下心來、準備好足夠的耐心投身到大養老體系的建設之中。
作為行業的觀察者,保契僅以媒體的角度瞭望,呼吁在產業推動的同時,國家和政府層面能夠進一步釋放實質性的政策紅利,解決養老支付端的難題,推動養老事業贏得更加長足的進步。
1.0
新思:直面“老齡化”
養老與健康,成為當下最熱也是最迫切尋找到答案的問題。作為和養老、健康鏈接度最高的行業之一,保險行業的下一步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所在。
隨著社會發展及疫情的影響,公眾對于健康、養老的關注度、需求度持續升高。疫情極大增強了中產人群的健康風險意識、提升了商業養老保險類資產的配置意愿。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指出,“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從大健康、大養老的層面對“十四五”期間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要求。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助力解決社會養老難題成為多行業共識。近年來,中央先后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等多項綱領性文件,著力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打造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
大健康、大養老無疑是保險行業的下一步重點戰略,整個保險行業在大健康和大養老的投入不斷增大、耕耘亦日趨成熟,但戰略明晰、戰術何立?如何才能抓住“藍海”商機深耕、積累?保險與養老、健康如何融合共進?
在此關鍵時間節點,由人民日報、大家保險集團共同舉辦的“半生·伴生首屆中國保險養老融合與發展論壇”舉行,這場匯聚了頭部保險企業,以及大健康和大養老前行中佼佼者的盛宴,將給保險業帶來不一樣的深思和啟示,直面保險企業的共性困惑,共同推動保險業探索保險養老融合最佳實踐,合力促進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64億,占18.7%;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占13.5%。老齡化在加速,如何探索我國養老服務體系新的解決方案?
國家衛健委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表示,要先轉變思維,步入人生下半場的長者不是要發揮余熱而是要發掘潛能。開展老齡事業,一是要樹立積極的老齡觀,發掘、開發老年人資源,發展銀發經濟;二是要踐行健康老齡化,把健康融入整個老齡工作和應對人口老齡化全過程;三是統籌老齡產業發展,將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
直面人口老齡化,保險的解決方案被寄予厚望。王建軍稱,應對人口老齡化,第一大措施是物資準備,個人家庭社會均要做好準備,保險是重要形式之一。
保險如何做到與養老有效融合?
“在保險與養老融合的過程中,商業養老保險要找好定位。一是明確養老在商業保險中的定位,明確消費者需求重點,根據需求匹配供給;二是找準商業養老保險在整個養老保險體系中的定位,做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范圍之外的增量,同時做好與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第二支柱’等相關業務的對接;三是尋求保險機構在養老金融中的機會和定位,發揮保險的賬戶管理優勢、精算優勢和銷售優勢,著眼長期發展,建立一個操作規范、經營穩健、競爭有序的養老體系,打造保險行業的養老健康平臺。”這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基于行業的思考。
站在當下,人口老齡化給保險業帶來了諸多全新的發展機會,面對種種保險和養老融合的新思,二者如何相伴而生、共同有效前行是保險行業的戰略聚焦點。當然,保險行業早已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在精耕細作中積累著的有效的解決方案。
2.0
共融:未來的“保險+”
養老、適老,醫養、康養,保險與上述主題的共融構成了未來的“保險+”解決方案。
大家保險集團董事長何肖鋒公布的一組行業調研數據顯示,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金融業三大支柱之一,保險業支持養老事業發展具有先天優勢,市場上已有包括大家保險在內的10多家保險機構投資了近60個養老社區項目,在全國20多個省市提供8萬多張床位,充分發揮了商業保險的催化劑和黏合劑作用。
實際上,從國際經驗來看,保險公司特別是當健康險占主流的時候,保險公司進入醫療養老的領域不是跨界,它是產業的自然延伸,因為傳統壽險投資是核心功能,風險保障是核心功能。
未來的“保險+”無疑會成為產業鏈上的重要粘合劑。
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稱,保險業布局養老生態的初心,是希望通過整合養老服務資源,將多層次的養老服務與保險產品有機結合,同時利用保險端的客戶和資金資源,反哺養老服務端。
值得關注的是,一批率先接受機構養老的長者群體,已經顯現出回歸城市的趨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醫院管理研究院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燕綏對此有著長期的研究。“保險從地產、金融、醫護、文化、理財等方方面面打造品質養老社區,養老市場上變得非常理性,形成了我國新的格局。”
養老社區的發展正在揭示一個現實,即擁有健康財富的長者在養老社區得以樂享品質生活,但遭遇重癥者仍跨不過到龍頭醫院進行手術等治療的過程,而我國醫療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引致了部分長者的一輪“返城潮流”。
但毋庸置疑的是,“融合”與“發展”是保險業講述養老故事的核心邏輯,諸如大家保險等一些機構已經探知這一需求,將“城心養老”作為養老布局的核心特色,通過構建差異化養老解決方案,讓長者過上舒適、尊嚴、品味、幸福的生活。
善待百歲人生,正視老齡化到來。當康養支付端和服務端共同發力,“醫、藥、險”共振和閉環發展,保險行業將為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帶來最新鮮和最高效的共融發展解決方案。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保險業能不能出現“曉華姐”
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