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結束,監管部門和保險公司都在陸續開展收尾工作。2020年全國銀行保險監管工作會議漸行漸近,而在此之前,人身險、財產險均有小范圍約談相關保險機構。
具體來看,兩次約談既是強調紀律,也是摸底溝通,為2020年的發展奠定基礎。在監管持續從嚴,市場逐步規范的背景下,2020年的保險市場,可盼、可期!
財產險約談:規范市場秩序“報行合一”
車險穩、財險穩;車險亂則市場亂。
作為財險業第一大險種,車險一直是市場的焦點所在。據了解,銀保監會于近日召集了十大財險公司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會上,財險部對今年以來的車險經營以及市場問題進行通報,并傳達了下一步監管思路。
參加此次約談十家財產險公司分別為: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產險、國壽財險、大地保險、中華聯合保險、陽光財險、太平財險、天安財險、華安財險。
在監管看來,這次約談在于繼續加強車險業務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樹立科學的車險經營導向。銀保監會負責財險監管的副主席親臨會場,聽意見,作表態。
今年2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近期車險市場監管有關情況的函》;7月,下發《關于加大車險違法違規行為處理力度有關事項的函》;9月,下發《關于2019年前3季度車險市場監管有關情況的函》。
虛列費用問題是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強化車險市場監管的重點之一。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此前就表示,進一步強化車險監管,主要針對的就是當前車險市場未按照規定使用車險條款費率和業務財務數據不真實兩方面的突出問題。
監管以嚴厲措施為施行“報行合一”保駕護航,但虛列費用問題仍然是當前階段監管部門整治車險市場亂象的側重點,監管部門文件頻出、罰單頻下。
相關數據表明,前三季度,111個機構車險被停、87家機構被罰、包括機構及個人罰款超過2200萬元,一組組數據都在訴說著未來車險的監管“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相信2020年車險監管也絕不會放松,規范市場持續加強,處罰的標準繼續提高、處罰的范圍繼續延伸。
人身險約談:停售定價利率為4.025%年金產品 防止利差損風險
在財險公司約談之前,11月12日下午銀保監會人身險部還約談了13家保險公司的總精算師,會議內容涉及要求部分險企于12月月底前停售定價利率達4.025%的年金產品。
參加此次約談的人身險公司包括中德安聯人壽、天安人壽、華夏人壽、君康人壽、信泰人壽、國華人壽、恒大人壽、百年人壽、弘康人壽、大家人壽、上海人壽、復星聯合健康、信美相互人壽。
為強化人身保險市場非現場監管,切實防范行業風險,監管部門希望參會險企自覺把握利差損風險,及時停售定價利率為4.025%的年金產品。
今年8月30日,銀保監會就曾發布《關于完善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形成機制及調整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宣布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將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由年復利4.02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調整為年復利3.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險種的評估利率要求維持不變。
雖然《通知》未強制要求保險公司停售已報批的相關產品,但防止利差損風險的導向已經很明確。文件下發后三個多月,個別公司仍在售相關產品,引起了監管部門重視。
會議上被呼吁停售的養老年金或長期年金,正是近年來許多人身險公司在開門紅期間沖擊保費規模的主力產品。不過,目前仍有一些大型險企還在銷售預定利率為4.025%的年金產品,想把握最后的機會。
引導退市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利差損風險,因為整體下行的經濟環境,預期的長期投資收益率水平也將下行,因此保險公司在定價的時候利率也需要有所下調,利于行業穩健。所以監管層才會及早打好“預防針”。
人身險市場,保險的永恒主題必將是保障,定價利率達4.025%的年金產品全面退出只是時間問題。
歷史文章推薦
長
按
關
注
保契公眾號
微信號 :baoxian-qiyue
關注保險監管的點個在看
保險業能不能出現“曉華姐”
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