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新冠疫情成為今年以來最大的“黑天鵝”。后疫情時代,再保險的資本供給明顯下降,再保險人對于承接業務普遍采取更為審慎的態度。再保險人如何應對風險挑戰,何以優化再保險風險分散機制?且看27日再保人士在陸家嘴的再保險會議上透露出哪些信號。
01
疫情或致國際保險業20年來第二大重創
第二屆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上公布的一些數據引人矚目。
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沖擊,拉開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衰退的序幕。疫情影響多家上市的再保險公司的資本充足率以及投資回報率受到嚴重的影響,給市場帶來了高度的不確定性。歐美地區相關索賠訴訟累積,最終損失或將達到千億美元以上。各地因防疫的隔離和閉關措施,導致經濟活動的萎縮,保費收入也將大受影響。此外,因為資源的排擠效應使客戶的風險管理資源減少,也導致了風險的增加。客戶財務狀況不佳,造成保費延遲甚至出現了道德風險的增加。總體來看,承保端承受的巨大損失堪稱近20年來保險業最嚴重的損失之一。據第三方分析數據顯示,除2005年北美颶風損失達到1160億美元,今年新冠疫情的直接損失預判約1070億美元。同時,新冠疫情還造成了近千億美元的投資損失。雙重因素疊加使保險業損失甚巨。
營業中斷險和活動取消險等對國際保險業的影響巨大且直接。營業中斷險是最主要的損失險種之一,保險人和再保險人都面臨潛在的高額的賠付。今年9月,英國最高法院一起測試案的判決結果,更有利與保單持有人,對保險和再保險人都表現為較為不利的因素。此外,因為大型集會如體育賽事、音樂會、會議等頻繁取消,也給保險人造成損失。據勞合社預測,活動取消險損失占整個新冠疫情總損失的31%。間接來看,疫情損失也影響到政治和信用風險,政治風險的費率最高線已經達到20%,信用風險的費率上漲了20-40%。此外在責任險、水險、航空險、網絡險、能源險等方面都因為疫情的影響造成了保險人的較大的損失。綜合看來,新冠疫情給國際保險業帶來了巨大損失。
在疫情給全球保險業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之中,我國的車險行業逆市盈利,今年上半年,車險貢獻利潤達到150億元,成為一抹亮色。究其原因,由于疫情期間出行相對減少,加之對車險行業的管理加速,出現了近20年來最大盈利。
02
要為自身尋求理想的交易對手
“再保險需要積累和資本的有效支持,資本也需要正向的回報。相應的風險管理成本是再保險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和根本。”太平再保險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姜宜道建議,身處行業中的合作伙伴,和保險業的從業者理性地對待以專業的評估為自身的再保險尋求理想的交易對手和條件,改善國內市場的承保條件。
2019年,再保行業保費增速開始回升。最近3年,再保險業保費累計上升了34%,接近之前十年的增幅,這主要是因為兩點原因:一是巨災頻發推動產險費率持續反彈。產險再保險普遍受益。二是再保險行業估值水平處于周期的底部,產業資本通過購并加快外延式增長,保費趨向大公司集中。針對今年的情況來看,由于直接客戶續保的保額和營業額普遍下降,整體保費質量可能不會高于2019年。
面對國際市場的巨大變化,國內保險市場要做好應對后疫情時代的準備。姜宜道建議,在國際市場條件收緊和國際市場持續作用下,國際再保人對國內市場的發展預期和高參與度正帶發生變化。有一些承保人已經逐步離開了中國市場,尤其對于持續不盈利,沒有改善的一些險種和預期退出比較明顯。因此,預計明年國內再保險市場的承保能力會有一定的收緊趨勢,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一些外國再保險人的評級估計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會被下調,其中某些再保險人在國內市場中有廣泛的業務參與,其的評級的調整一定會對國內的再保險市場造成一定的震動。
姜宜道特別提示道:“我們境內的分出公司要更加高度的重視對再保人的評級和信用度的選擇,尤其是離岸再保人的咨詢資格,防范與未然,避免再次出現,前些年出現的境外再保人出現的倒閉清算帶來不良的影響。”
03
疫情致使再保險人承保謹慎
再保險人認為,雖然目前國內市場已經開始逐步的復蘇,國內市場隨著國際國內密切的聯動以及受直保市場費率持續下滑受壓的影響,主要傳統險種的費率下降比例將從個位數到兩位數不等。加之近年來巨災的頻發,2012年至今國內每年至少發生一起超強的臺風影響,由此導致整個財險直保盈利在盈虧平衡線邊緣上下。尤其對于不具備規模優勢的中小保險公司承保盈利更加艱難。
從再保險行業來看,國內再保險業因費率連續下滑和再保條件不斷惡化而導致國內再保險人持續數年的承保虧損,承受巨大的經營壓力。此外,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再保險人的綜合成本率激增,達到了100%以上。其次,再保險投資收益率也較去年同期也有明顯下降。據預測,綜合疫情直接損失和疫情帶來的投資損失,致使再保險的資本供給下降8%-10%。盡管再保險行業資本運作頻繁,多家機構通過發行刺激債或增發新股的方式募集資金,主動改善償付能力,擴大承保能力,以期在費率上漲的周期能夠推動業務規模提升。但是分轉市場受另類資本下降的影響和其他巨災頻率上升,再保險人對于承接業務普遍更加審慎。
04
后疫情時代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目前,國內在對疫情整體的防控上還存在著一些風險保障缺口。中國財產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仁江認為,“疫情在國際上對保險行業造成的損失巨大,國內損失相對較少,這恰說明國內保險業務發展和拓展的深度和廣度不夠。”一是突發公共衛生實踐的保障,二是疫苗責任風險的保障,三是健康風險的保障,四是國際社會上損失最大的盈利中斷風險的保障,活動風險的保障以及網絡安全的保障,都給保險業提出了新的需求。
從產品形式來看,在社會的服務領域定制惠民保險;在企業服務領域提供中小企業需要的一系列綜合性的保險,針對大型企業的巨災專屬保險,傳統風險和新型風險結合的新型保險產品;在個人服務領域,主要開拓健康險、意外險,包括疫情后期受影響的家庭成員的健康險等。
疫情催生了新的工作模式和商業模式。整個保險行業充斥著數據化、線上化、智能化轉型,保險科技發展催化了新的保險商業模式。疫情期間,數字化的轉型和互聯網化推進較好的公司在疫情期間得到了正向的影響。數據化,通過行業數據、災害數據、標的數據的匯聚,利用大數據工具科學地測算規劃保險業盈利模式、定價水平以及進行風險管理。保險科技的智能化則提高整個行業的運營效率。
后疫情時代,保險業如何深化風險的管理?一是保險自身風險的一些管理。疫情之后,國內外大部分保險人都將疫情除外責任加入到條款。但從業務發展角度出發,可以做一些限額管理,特別像疫情這樣的巨災損失提供專門的風險保障。二是充分利用再保、共保體等風險分散的工具。再保險人也應基于風險可控,合理定價的基礎,開展相應的業務。三是從國內來看,疫情發展中主要的損失國家、政府已經承擔,今后在巨災方面政府支持非常重要,仍然期望政府做一些相應的兜底。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保險業能不能出現“曉華姐”
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