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華資壽險:成也政經,敗也政經
- 2020年04月18日
- 16:22
- 來源:
- 作者:
現代商業保險追隨海上貿易來到中國,因此最初的業務大多限于水險(海上保險)和火險(財產保險),人壽保險的規模比財產保險小得多;公司主體也以外商產險公司為主。
不過,歷史曾賦予中國的民族保險業一個短暫的春天。
民國初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歐美列強卷入戰爭,無暇東顧,中國的民族工業迎來一個小高潮,帶動中國民族保險業的興起。同時,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國民多支持民族工商業,紛紛抵制洋商。
1912年到1925年,陸續設立的華商保險公司共有39家,其中經營壽險的有19家。不過,邯鄲學步的華商保險公司由于不懂保險,尤其是壽險的基本規律,經營風險巨大,先后停業的公司約占三分之二。
其中亦有例外,比如呂岳泉創辦的華安合群保壽公司。呂不僅開創了民族保險的一個小高峰,同時成為華人壽險公司的第一傳奇。呂岳泉極有商業天分,例如,他將自己的公司稱為“保壽公司”,從名字上投合了國人避諱死亡的心理。
呂岳泉本人就是一段傳奇。
呂岳泉出身于上海浦東川沙的普通船家,當時家里只有兩間草房,全靠父親給人撐船謀生。12歲時,呂岳泉被帶到上海一個英國人家里當傭人。這家主人恰好是當時英國永年人壽保險公司的一位業務經理,機敏的呂岳泉由此進入保險行業,當了一名營業員。后來永年保險把業務擴展到南京,他又當上了南京分公司的經理。
這并不是一個美差。南京不如上海開放,知曉保險的人尚不多,而了解壽險的則更少。初到南京走馬上任的呂岳泉,直接面對一個難題——如何打開局面。
出身草根的呂岳泉深知政經的奧秘。
他想方設法結交兩江總督端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曾經游歷歐美,粗有保險概念的端方,最終被說動,帶頭購買了呂岳泉公司的保險,南京業務由此迅速打開。同時,呂岳泉還結交了張謇、虞洽卿、朱葆三等一批當時的商界巨頭。
不僅如此,在藏龍臥虎的南京,膽大心細的呂岳泉悄悄接觸尚處地下的同盟會。這次政治投資,使得呂岳泉獲益匪淺,民國初年的政要幾乎皆成為其朋友,或者與其有間接聯系。后來,呂成立壽險公司之后,包括黎元洪、張學良等民國政要先后為其題詞道賀。
民國建立之初,善于把握歷史機遇的呂岳泉毅然辭去在永年保險的職務,跑到上海,拜訪原江浙聯軍總司令徐紹楨。恰逢徐也剛辭去南京衛戍總督職務,響應孫中山實業立國的號召,想在實業界有所作為。兩人相談甚歡,商定由徐出面,約請國內政界、商界名流,集資規銀20萬兩,籌辦壽險公司。
一時間,華安合群的股東名流薈萃。
前兩江總督端方首先認股,徐紹楨本人認繳規銀一萬兩,四川總督王人文認繳規銀兩萬兩。北洋首領馮國璋不僅自己認繳了股份,還允諾隨時可以其名義開具介紹信招攬股東。工商界巨子張騫、朱葆三、桑鐵柵、顧棣三等紛紛積極參與。不到半年,股本已繳足20萬兩規銀。
20萬資本的保險公司在當時保險界算是中等實力,一般洋商保險公司的資本在30萬~50萬,但在華商保險中名列前茅。
1912年6月1日,公司先行營業,7月1日正式開幕。公司設上海黃浦灘(今中山東一路)30號,名譽董事黎元洪,總董(董事長)徐紹楨。
華安合群開張之日,孫中山、黃興等民國開國元勛都派人前去致賀。呂岳泉深諳中國政經之道,和馮國璋、張學良、陳其美、王一亭等社會名流交誼甚深。
華安合群甚至還上書革命后上臺的袁世凱:“今欲開通社會,維系信用,不得不賴在上者贊助扶持……倘蒙鈞座贊助,則公司事業之擴充,當易如反掌。”
通過接近權勢人物,華安最大程度地擴大了公司的業務空間。
而呂岳泉從一個貧苦出身的傭人,一躍而成當時第一華資壽險公司的創辦人,成為一顆頗受人注目的商界新星。
有史料認為,華安合群保壽公司開業后的頭10年,呂岳泉并非總經理,先做了7年的稽核員,再任營業部主任3年,10年后董事會才聘呂岳泉任總經理。
除了非凡人脈,呂岳泉力改華資公司管理的軟肋。
華安之前,曾有華興、華通、福安幾家華商保險公司,都因不明白壽險原理,加之管理不善,無一而成。
呂岳泉受春秋戰國借用“客卿”興邦的啟發,高薪聘用了永年保險的老搭檔英國人郁賜當總司理(即總經理),第弗利斯當計算師(即精算師),負責壽險管理中的保險費率、責任準備金、退保金計算等技術問題。同時呂岳泉還特別為兩個外國高層管理人員精心配置了年輕的助手,呂面授機宜,讓他們邊工作,邊偷師。
這種請“外腦”的做法,80年后為另外一個保險草根傳奇人物——平安的馬明哲——所復制。
截至1919年末,華安合群在上海一地的保戶已到達三四千戶,吸納資金100余萬元。隨著規模的擴張,華安合群的投資也開始啟動。
彼時,中國的房地產業如旭日初升,上海、漢口、廣州等大城市一日繁華勝一日,華安的投資重點首先瞄準這幾大城市的房地產開發。
1922年,呂岳泉用50萬兩白銀,購得上海靜安寺路一塊10余畝的土地。次年,他又在漢口五族街購地10余畝;在廣州泰康路珠江大橋東買下一塊6余畝的土地。同時,在南京白下路等處,華安也零零星星吃進了少量地皮。不出所料,這些地皮逐年升值,華安投資贏利甚巨。
在總部所在地上海,華安合群的手筆更大。
隨著上海市中心西移,上海靜安寺路日益繁華。呂岳泉決定在這里興建一幢國內第一流的歐美風格大廈。他投資白銀10萬兩,請美國著名建筑師哈沙德設計,招標委托上海江裕記營造廠承建。1926年5月,公司在靜安寺路104號(今南京西路10號)建成八層總公司新址,取名華安大廈。華安大廈成為當時該區域最高的建筑物,它以精美的構思,豪華的設施,轟動了大上海。
由于華安大廈的標桿作用,公司業務更加紅火。幾年中,投保戶增加到幾萬戶,吸納資金達500萬~600萬元。
1930年,呂岳泉將華安大廈東側余下的一塊空地以白銀61萬兩賣出,售價超出整塊地皮總買入價16%以上,華安合群大賺一筆。第二年,華安合群把原資本20萬兩折成銀元,增資到50萬元,此時的華安合群達到了巔峰時期。
1931年是一個轉折。
時局飄搖,呂岳泉備受恩澤的政經優勢漸漸消失。1931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1932年,日軍又在上海挑起戰火,戰爭引起社會動蕩,上海大量工商業者和中上層人士被迫離開,華安的客戶數量直線下跌。
1937年7月,日軍大舉侵略中國,華北、華東相繼淪陷。華安合群在當地分支機構全部停業,幾乎陷于滅頂之災。上??偣倦m棲身在租界“孤島”之內,但四周日軍大兵壓境,營業也完全停頓。1939年,呂岳泉被迫把華安大廈租借給香港商人開辦金門飯店。
另外一方面,呂岳泉把吸納的壽險資金多數投向了房地產和有價證券,戰爭引起房地產和有價證券拋售成風,市價大跌,公司投資收益喪失殆盡。戰火導致貨幣迅速貶值,原定的保戶保費,公司的滿期款和賠款等,都因幣值變化太快,根本無法計算。呂岳泉無奈只得下令關閉公司,期待抗戰勝利。
值得一書的是,這一期間,日偽方面幾次派人來拉他以所謂“優惠條件合作”重新開業,呂岳泉都予以拒絕。
等到抗戰結束,內戰兀然重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呂岳泉根本無法恢復公司營業,只好把廣州、漢口等地房地產陸續出售,維持員工生存。
1948年冬,呂岳泉到香港后就患病不起,1953年11月,保險業的傳奇人物呂岳泉病逝于香港的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