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分業抗戰
- 2020年04月18日
- 16:22
- 來源:
- 作者:
分業經營是一把刀。
1993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對銀行業、證券業、信托業和保險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以整頓1992年下半年開始出現的金融秩序混亂、金融市場失控的局面。
落腳保險行業,1995年10月1日出臺的第一部《保險法》也明確規定:“同一保險人不得同時兼營財產保險業務和人身保險業務。”此時內地保險主體尚少,需要動手術的便是四家綜合性保險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新疆兵團保險以及平安保險。
首當其沖的是最聽話的中國人保。
1996年,中國人保改組為中保集團,其下分設中保財產、中保人壽和中保再保險3家子公司。1998年,中保集團再度改革,被一拆到底,形成3家完全獨立的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和中國再保險公司。
2000年前后,新疆兵團保險和太保緊隨其后,做完分業手術。新疆兵團保險改為新疆兵團財產保險公司,在把原有的壽險業務消化完畢后,成為專營財產險業務的公司,同時業務經營范圍由兵團范圍擴大到全疆。
太保仿照人保,一分為二。太保改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太保集團發起設立太保壽險和太保產險,注冊資本均為10億元。太保分業極大地解放了壽險的生產力,太保產、壽險分業經營后,壽險業務發展迅猛。統計顯示,截至2001年11月底,太保集團實現保費收入204.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7.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24%;人身險保費收入125.5億元,同比增長68.3%。
同為股份制公司,平安要固執得多。
幾乎和國務院的規定同時,1993年,馬明哲就在平安內部提出了平安走綜合金融集團化的發展道路。當年年底,外資股東高盛、摩根登堂入室,極大開啟了平安的國際化視野。國內無參照先例的情況下,平安歷經了長達兩年之久的談判,在一片爭議中引進了摩根和高盛兩家股東。當時國務院的批復是,不允許外資向平安派入董事,外資代表只能以“觀察員”的身份,列席董事會,這成為國內金融機構引進外資的初始模式。但是,平安做金融控股、搞綜合金融集團的戰略設想,和監管層分業經營的思路背道而馳。
宏觀層面,1994年到1997年,分業經營的原則并沒有得到堅決地貫徹和執行,通過假回購、真拆借,大量銀行資金進入股市,引發股市波動。于是1997年,中國的決策層再次強調“分業經營、分業管理”。
平安不得不孤獨地“違逆龍鱗”。平安心儀的模式是:集團控股模式,即由一個集團公司(或控股公司)全資擁有(或控股)產、壽子公司和投資子公司,由集團控股公司對業務、財務、投資、人事、計劃和風險內控等重大決策進行統一管理的分業模式。日后回歸A股之時,集團高度控股子公司的模式被認為平安的賣點之一。
這和監管層的要求直接相悖。
平安從1996年即開始著手分業準備,但是方案并未順利通過,1998年和1999年分業方案更是兩度被駁回。
平安集團現任副董事長孫建一回憶當時的壓力:“分業的時候,保監會召集全系統開會,監管領導當眾批評對分業執行不力的平安,馬總回來說,大家的眼光齊刷刷地向我射來,但我覺得很坦然,我相信綜合金融是國際趨勢,對平安也是有利的,那就堅持吧。雖然事后證明平安是對的,但這一挺7年的艱難常人無法體會。”
面對困境,馬明哲的策略是一個字“拖”。
不僅“拖”,平安還不放過吃“窩邊草”的機會。1996年,平安完成對工商銀行珠江三角洲金融信托的收購并更名為平安信托;同一年更在信托公司名下正式成立平安證券。
不過,“拖”亦有代價。
當時馬明哲求見監管部門的領導,曾遭遇提出“只談五分鐘”都遭拒的尷尬。同時。平安分業沒有完成之前,監管機構一直不審批平安新的分支機構。1994年至1998年期間,平安經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批準,在鄭州、太原、蘭州及部分中心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但是保監會成立后,只核準了其中少部分分支機構開業,仍有43家分支機構尚未恢復業務。直到分業改革完成之后,這些遺留機構問題才一并解決。引自《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業經營實施方案》。
跨過20世紀,宏觀環境天翻地覆。
1999年10月22日,經過25年12次的嘗試,美國國會最終決定廢除《格拉斯•斯蒂哥爾法》及《銀行控股公司法》的限制,取而代之以新法案《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新法案允許美國金融公司及所屬子公司、分公司從事任何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金融業務,而不受到法律約束,從而結束了美國半個多世紀分業經營的局面,宣告混業經營的正式到來。
同時,中國加入WTO在即,本土金融企業即將被卷入更大的開放與競爭的形勢,鹿死誰手尚難預料,監管層的思路從“管制”防風險,開始向“促進發展”轉變。
2001 年12月7日,保監會同意了平安按保險集團模式進行分業改革。2002年4月2日,平安分業改革開始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平安成為最后一家完成分業經營的保險公司。2003年2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掛牌,平安金融控股架構正式確立。8年的磨蹭,平安終于獲得了一張完全的金控牌照,成為當時繼光大集團、中信集團之后第三家金融控股集團。
2003年底,平安集團憑借平安信托,和匯豐聯手收購了福建亞洲商業銀行(后平安取得控股權),更名為“平安銀行”。平安成為首家并購銀行的國內保險公司。但是,隨后于廣發銀行的世紀之爭中,平安最終不敵花旗銀行和中國人壽,成為其實施銀行戰略以來最大的挫折之一。
平安之版圖中,未來3~10年,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將成為平安新的利潤增長點;未來5~15年,消費信貸、年金、健康險、第三方資產管理等業務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匯豐的客戶平均從匯豐購買4.9個產品,花旗是6.7個,匯豐單一客戶的平均利潤1629元,而平安的(增長)空間還是比較大。”
平安綜合金融的協同效益也開始顯現。2004年到2005年,平安壽險交叉銷售平安產險8.73億元和13.38億元。同期,平安產險交叉銷售平安壽險5.40億元和2.52億元。
但是,究竟要不要綜合化,H股上市之時,平安亦無數次被專業投資者問及,全球已經不流行綜合金融了,平安為何還要做?
馬明哲對之曰,“國情、司情和做法”,“公司已經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銷售渠道,并建立良好后臺,擁有了成本和品牌的優勢”。
天下大事,從合至分,再至于合,中國的保險業經歷一個輪回。面對混業,乃至更為摩登的稱謂“綜合經營”的趨勢,一個橫跨分業監管鴻溝的超級監管呼之欲出。
1998年,英國以及日本將國內金融業的多個監管者合并為超級監管機構后,丹麥、冰島、韓國、挪威、瑞典和德國等國也紛紛開始效仿此種單一金融監管模式。2008年,華爾街深陷次貸危機,握有更大權力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一定程度上成為美國金融業的超級監管者。
就中國市場,2006年也曾討論,中國將建立一個規格高于一行三會(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和財政部門的“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