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車險綜改中介生存空間受擠壓,同昌保險一口氣擬注銷22家分公司
近日,新三板掛牌的同昌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昌保險”,834668)披露公告,一口氣擬注銷包括江西、重慶以及云南省內機構等合計22家分公司,大力精簡機構隊伍,圍繞“優化傳統車險,重點拓展非車險”提高業務經營水平、優化資源配置。
在業內人士看來,車險綜改讀秒,消費者受益、保險公司經營分化、保險中介公司生存空間被擠壓、壓力加劇。同昌保險的動作,也是中小保險中介公司應對、調整措施的縮影,精簡機構隊伍,及時瘦身。然而,不論是選擇繼續深耕車險,還是拓展財險非車險,亦或是向壽險轉型,提升專業能力,走質量發展、效益發展之路,才是保險中介機構的正道。
優化資源配置,同昌保險舍棄22枚分公司“棋子”
具體來看,同昌保險審議通過《關于擬注銷部分分公司的議案》,結合各分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公司擬注銷江西、重慶、牟定、祿豐、南華、武定、大姚、漾濞、巍山、南澗、永平、彌渡、洱源、維西、德欽、個舊、龍陵、元江、鹽津、水富、鎮雄、彝良等22家分公司。
藍鯨保險梳理發現,除江西、重慶兩家省級分公司外,此次擬注銷的其余20家分公司均分布在云南省內,作為一家總部位于云南,并且起家于此的同昌保險而言,無疑撤下了不少“棋子”。
目前,同昌保險在云南省內16個地州已設立近百家分支機構,在全國設立10余家省級機構,鋪開布局,也是國內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保險經紀公司,于2015年實現掛牌。
緣何收緊戰線?同昌保險給出了理由,“為進一步優化公司資源配置,提高業務經營水平,公司在業務模式上進行了調整,逐步優化傳統車險業務,重點拓展公司具有較強優勢的非車險業務”。
“一般來說,不論業務開展情況如何,分支機構有必要的職場、人員等固定成本支出,基于經營情況進行擇優汰劣,精簡機構隊伍,是合理的商業行為”,一位保險中介機構管理人士向藍鯨保險介紹稱。
從業務結構來看,同昌保險業務板塊主要包括車險業務、非車險業務、公估業務以及再保險業務,此前,車險業務是其主打業務,占比在七八成左右。
2017年,同昌保險開始逐步實行轉型,削減人力成本高、利潤空間薄的傳統車險業務,預期利用互聯網科技手段提升未來業務發展,收購海綿保保、投資同昌網絡公司等,拓展業務增長點。同年,同昌保險車險業務下降,較上年同期降低1827萬元,縮水近兩成,占營收比重從上年度的81.79%下降至71.33%,非車險業務同比增長近五成。雖有非車業務的增長,但不足以彌補車險業務轉型導致的營收下降。
此后兩年,同昌保險持續調整,壓縮車險業務、拓展非車險業務,也經歷營收下滑、利潤下降且陷入虧損的過程。2019年,轉型成果得到顯現,報告期內,同昌保險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696.81萬元,同比增長189.47%;營收1.13億元,漲幅5.56%。
據悉,同昌保險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增長主要原因是業務結構優化,車險業務減少,工程項目及其他業務零星增加。該公司在水利水電、公路、通信、工程施工、航空等多個行業積累了技術經驗,有較多較為穩定的大中型商業客戶。
步入2020年,轉型調整依舊在進行。上半年,同昌保險傳統車險業務大幅降低,直接體現在營收上,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5703.49萬元下降至3280.36萬元,同比縮減42.49%;扣非凈利潤251.11萬元,同比縮減63.17%。
針對經營數據的變化,同昌保險解釋稱,“傳統車險業務已不再作為公司的主要經營項目,優質的非車險業務將成為長期穩定業務來源”,因營收同比減少,凈利潤也相對減少。
車險綜改讀秒,保險中介機構去劣留精
值得關注的是,同昌保險持續調整,包括近期的擬注銷分公司收緊戰線,也是近年來車險改革背景下,傳統中介機構轉型的典型縮影。
迫于壓力,此前以車險業務為主的保險中介公司,一類,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經營效率,進行深耕;一類,將業務重心從車險業務轉向人身險業務,譬如怡富保險代理,在年度經營計劃中表示,要調整加大壽險銷售渠道,促進壽險業務增長;誠安達透露,會堅持提高壽險銷售占比的發展戰略;另一類,則是聚焦財險領域,縮減車險業務,加大對非車險業務的投入,比如同昌保險進行的“強非車、穩車險”;除此之外,還包括注銷、轉賣牌照等應對措施。
2020年9月2日,銀保監會更新發布最終版《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確定于9月19日正式實施,各項工作緊鑼密鼓推進,車險綜合改革讀秒。
根據要求,要引導行業將商車險產品附加費用率的上限35%下降至25%,預期賠付率從65%提高到75%,實現“減費、降價、不惜賠”,車險費用空間被大幅擠壓,保險公司的費用競爭空間縮水。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質優價廉的車險服務,保險公司發展將進一步分化,相應的,中介機構的生存空間則被進一步擠壓,面臨寒冬。
“部分中介機構經營愈加困難,甚至消失”,一位保險中介管理人士向藍鯨保險介紹,基于車險產品的標準化、同質化,一些保險中介機構并未體現、同時也不具備專業能力,只是單純的銷售機構、出單平臺,“大浪襲來,就是一個去劣留精的過程”。
其指出,相對于中介渠道,直銷渠道價格更低,信息透明,隨著技術升級,互聯網時代下車險銷售和理賠變得更為便利,網銷、電銷、交叉銷售均能觸達消費者,“沒有汽車后市場服務優勢的保險中介機構,可替代性太強”。
一位保險中介機構負責人建議,各家中介機構需根據自身資源狀況和戰略定位來選擇和培育發展模式和路徑,若要持續主攻車險市場,可聚焦于運營效率的提升,完善保險服務的閉環應用,降低成本,有效沉淀車險后服務區域化發展。
以同昌保險為例,盡管該公司加大對非車險業務的拓展,但并未完全放棄車險業務,而是繼續提升對投保人的服務質量,提升客戶滿意度,增加客戶粘性,增加客戶規模,進而提高公司與保險公司之間的議價能力,降低傭金率下降的風險。同時表示,未來會在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中,利用移動互聯網和保險行業大數據積極嘗試和推進車險產品的研發。不過,以上措施的實施,有望增加銷售規模,提升盈利能力,但并不排除同昌保險盈利能力波動的風險。
事實上,隨著車險改革深入推進,不少保險中介機構倍感壓力。藍鯨保險梳理發現,在2020年半年報中,多家機構坦言,受“報行合一”影響,獲得的傭金和手續費下降,營收下滑。
“提升專業能力,走質量發展、效益發展之路是趨勢”,保險業內人士張明明分析道,如果保險中介公司無法走通專業化道路,不能持續擴大業務收入規模,提高服務水平,增加客戶粘性,將面臨市場競爭力下降的風險,同時,還需要通過精簡機構隊伍,及時瘦身擺脫“包袱”。
在業內人士看來,車險綜改開展后,中小型保險中介的生存環境并不樂觀,行業整體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藍鯨保險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
責任編輯:陳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