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孫詩卉 實習生 王亞琪 上海報道,
在第四屆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上,中再集團所屬成員企業--中再巨災風險管理公司正式發布了中國洪澇巨災模型1.0版本。
事實上,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在巨災管理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此前在巨災模型領域對于國外的模型依賴較強,加強巨災風險管理,成為一項迫切而緊要的任務。
我國巨災管理發展迫在眉睫
中再集團信息技術中心總經理兼中再巨災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馮鍵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性,巨災管理無法照搬其他國家的數據和模型,只有依據自身情況設計模型,才能更為準確地計算出貼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巨災風險損失,同時擺脫對國外公司模型的依賴以及數據泄露的風險,讓我國巨災管理切實地走上新的臺階。
事實上,一旦發生巨災,損失程度大、影響范圍廣,難以用大數法則測算,且不少巨災具有不可預測性,巨災保障一直以來是商業保險經營的難題。
中再產險副總經理王忠曜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本次發布的洪澇巨災模型不同于之前的地震、臺風模型,主要圍繞洪澇災害損失的評估測算,攻克了不少難題。洪澇巨災模型發布以前,我國洪澇災害的風險測算一直依賴于國外的洪澇模型,將國外的模型應用于國內,一方面模型的公式、技術屬商業機密,不被分享,另一方面模型測算出的結果知識產權屬于國外,相關數據的泄漏也會危害國家安全。
早在2020年,國務院就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主要目標是:一要摸清自然災害風險底數;二要把握自然災害風險規律;三要構建自然災害風險防治的技術支撐體系,這樣的普查對于摸清我國巨災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據王忠曜介紹,中再于去年正式啟動中國洪澇巨災模型的研發工作,本次推出的洪澇巨災模型有三個特點:
一是匯聚了2400多個氣象站近60年的降水的數據,建立了隨機降水模型,能夠模擬中國季風氣候降雨特征的千年降水量隨機事件,是巨災模型的重要基礎。
二是模型攻克了技術上的難題將多個模塊化的洪澇模型進行到網絡化的搭建,形成了全國洪澇計算模型的算法庫。
三是研發了適用于保險需求的全國的大尺度洪澇集團模型,針對保險需求、根據保險承保的相關保險價值,保險的一些標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
此次發布的洪澇巨災模型既能幫助保險公司做風險評估和風險定價,也可以幫助政府、企業、被保險人做一些災前的風險預警。
“預計在2024年推出2.0商用版本”
近年來,公眾對于巨災保險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馮鍵表示,在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財富實現增長的大背景下,氣候變化帶來的天氣愈加極端、災難頻發以及城市建設對于災難的關注度不高等,都加劇了居民財富的風險暴露,因此巨災保險成為了日益重要的議題。
馮鍵在采訪中表示,目前我國的巨災保險處于一個增長較快的發展階段,未來的巨災保險產品要向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努力。
馮鍵提到,目前發布的中國洪澇巨災模型需要近兩年時間的持續研發和一年時間的反復驗證 ,預計在2024年推出2.0商用版本。談及當前巨災模型研究遇到的難點與困境,馮鍵表示,模型計算量相當大,數百臺服務器進行超算也需要數天的時間,希望不久的未來,可以使用量子計算機來大幅提高算力;另外,將在更強的智能算法的方向上努力。他總結道,超級算力+智能算法的結合應用,將是推動巨災模型研發的關鍵之處。
王忠曜表示,再保險公司應積極推進科技化、數字化、生態化的經營轉型。一是,科技化轉型。通過巨災模型、巨災風險管理工具的研發與應用,對災害風險“看得清、算得準、管得住”,不斷提升災害風險累積管理能力。二是,數字化轉型。通過建立大數據獲取及分析能力,不斷夯實在新興領域的數據積累,通過對數據資產的分析研究形成風險洞察,不斷迭代完善承保定價模型,實現新興領域風險的精準定價。三是,生態化轉型。通過構建多領域多場景的再保險特色生態圈,匯聚跨行業的專業資源,提升產品創新、風險管控、科技應用的能力,從而更多的服務直保客戶,與客戶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王婉瑩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